郑松门太史以诗送其里人纪贞石司训归善并以见怀赋此附谢
金风飒飒送霜砧,万里停云思不禁。
北阙岂烦明主梦,西方犹有美人音。
看君剑佩星辰近,老我山林岁月深。
珍重交情足千古,却从天外问遗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金风:秋风。
- 飒飒:形容风声。
- 霜砧:秋天的砧杵声,常指秋景。
- 停云:比喻思念亲友的心情。
- 北阙:古代宫殿北面的门楼,是大臣等候朝见或上书奏事的地方,也泛指朝廷。
- 明主:贤明的君主。
- 西方:这里可能指西方的友人或远方。
- 美人:这里指美好的事物或人。
- 剑佩:佩剑,指武士或官员的装饰。
- 星辰:星星,比喻高远或重要的人物。
- 山林:山野林间,指隐居之地。
- 岁月深:指时间长久。
- 珍重:重视,珍惜。
- 交情:朋友间的情谊。
- 千古:长久的年代。
- 天外:极言高远,难以触及的地方。
- 遗簪:遗失的簪子,比喻旧物或旧情。
翻译
秋风飒飒,送来了霜降时节的砧杵声,思念远方亲友的心情难以抑制。 在朝廷中,我并不需要贤明君主的特别关照,而在西方,仍有美好的消息传来。 看你佩剑的身影,仿佛接近星辰,而我则在山林中度过了漫长的岁月。 珍惜我们之间的深厚情谊,足以流传千古,从遥远的天边回望,不禁怀念起旧日的情谊。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深切思念,以及对友人前程的美好祝愿。诗中“金风飒飒送霜砧”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增添了诗的意境。通过“北阙岂烦明主梦,西方犹有美人音”展现了诗人对朝廷的不依赖和对远方美好事物的向往。结尾的“珍重交情足千古,却从天外问遗簪”则深情地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过去时光的怀念。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高远的情怀和深厚的文学功底。
张萱的其他作品
- 《 戊午腊月立春日携诸小妇及幼稚儿孙从游西园戏笔 》 —— [ 明 ] 张萱
- 《 辛未夏四月宛陵刘子真馆余江上小堂以六言五绝见投次来韵答之 》 —— [ 明 ] 张萱
- 《 题杨不弃仿倪云林山水 》 —— [ 明 ] 张萱
- 《 丙子人日 》 —— [ 明 ] 张萱
- 《 甲戌旧郡公韶阶徐公督学以诗币见寄赋此驰谢 》 —— [ 明 ] 张萱
- 《 种竹 》 —— [ 明 ] 张萱
- 《 壬申夏五偕诸君子携酒徵歌于二馀堂时主人以便面诗分贻即席次来韵赋谢 》 —— [ 明 ] 张萱
- 《 秋日园居口号六十章 》 —— [ 明 ] 张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