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慵室

· 张萱
闭门却扫白头翁,新筑茅斋号百慵。 木石与居鹿豕押,衣冠不着马牛同。 早眠罕见窥檐月,渴睡稀闻报晓钟。 欲作解嘲心懒慢,乾坤如许幸相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却扫:不再打扫,指不再关心外界事物。
  • 茅斋:茅草搭建的书房或住所。
  • 百慵:形容极其懒散。
  • 木石与居:与木石为伴,形容隐居生活。
  • 鹿豕:鹿和猪,比喻野兽,这里指与野兽为伍。
  • :同“偕”,一起。
  • 衣冠:指士人的服饰,这里代指士人身份。
  • 马牛同:与马牛一样,形容不问世事。
  • 罕见:很少见到。
  • 窥檐月:透过屋檐看到的月亮,形容夜晚的宁静。
  • 渴睡:非常想睡觉。
  • 报晓钟:早晨报时的钟声。
  • 解嘲:自我解嘲,自我安慰。
  • 乾坤:天地,这里指世界。
  • 相容:容纳,接受。

翻译

我关闭了门不再打扫,成了一个白头翁,新造了一间茅草屋,取名为“百慵”。我与木石为伴,与鹿豕同居,不再穿戴士人的衣冠,与马牛无异。晚上早早就睡,很少见到透过屋檐的月亮,早晨因为太想睡觉,很少听到报晓的钟声。我本想自我解嘲,但心懒意慢,幸好这广阔的世界还能容纳我。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状态,通过“闭门却扫”、“茅斋号百慵”等词句,展现了作者远离尘嚣、追求宁静生活的决心。诗中“木石与居鹿豕押,衣冠不着马牛同”进一步以自然界的动物和无生命的木石为伴,强调了作者的超然物外和与世无争的态度。最后两句“欲作解嘲心懒慢,乾坤如许幸相容”则表达了作者对现状的满足和对天地宽广的感慨,体现了隐士生活的自得其乐和与世无争的哲学。

张萱

明松江府上海人,字德晖,号颐拙。弘治十五年进士。官至湖广布政司参议,主粮储。立法禁处侵尅等积弊,忤巡抚意,遂引疾致仕。 ► 15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