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伯善少参登罗浮过饮小园留题四律次韵赋谢百尺楼

· 张萱
楼居敢谓接瀛寰,把酒凭虚共看山。 水色东西芳草外,岚光远近夕阳间。 欲从鲍葛探三蹻,遥望罗浮问九还。 呼吸公能通帝座,谁云列缺杳难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瀛寰:[yíng huán],指世界。
  • 把酒:举杯饮酒。
  • 岚光:[lán guāng],山间雾气的光彩。
  • 鲍葛:指鲍叔牙和葛洪,两位古代著名的道士。
  • 三蹻:[sān qiāo],道教中指修炼的三种境界。
  • 九还:道教中指九转还丹,即炼丹术中的九次转化。
  • 帝座:指天帝的座位,比喻极高的地位或境界。
  • 列缺:[liè quē],指天空中的裂缝,比喻极高的境界或难以达到的地方。

翻译

居住在这楼上,我怎敢自夸能与世界接轨,只是举杯饮酒,共同观赏山景。水色在芳草之外,东西可见,岚光在夕阳之间,远近闪烁。想要追随鲍叔牙和葛洪去探寻修炼的三种境界,远远望着罗浮山,询问九转还丹的奥秘。呼吸之间,你似乎能与天帝相通,谁能说天空的裂缝遥不可及呢?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在楼上饮酒观山的情景,通过“水色”、“岚光”等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诗中提到的“鲍葛探三蹻”和“罗浮问九还”,体现了诗人对道教修炼境界的向往和探索。结尾的“呼吸公能通帝座,谁云列缺杳难攀”则表达了诗人对于高远境界的追求和自信,认为通过修炼可以达到与天帝相通的境界,展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

张萱

明松江府上海人,字德晖,号颐拙。弘治十五年进士。官至湖广布政司参议,主粮储。立法禁处侵尅等积弊,忤巡抚意,遂引疾致仕。 ► 15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