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未秋尽黄花未有放者数饮止园频问花信欲携酒候之赋呈主人
名园宾从日逶迤,我自巢林恋一枝。
荒径已寻彭泽赋,短筇惟赴尚书期。
看山坐树频呼酒,倚竹临池细和诗。
为报西园春已熟,寒花曾否满东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辛未:古代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年份。
- 黄花:指菊花。
- 止园:诗中提到的园林名称。
- 花信:花期,指花开的时节。
- 逶迤(wēi yí):曲折绵延的样子。
- 巢林:比喻隐居或简朴的生活。
- 彭泽赋:指东晋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陶渊明曾任彭泽令。
- 短筇(qióng):短杖,常用来指代行走。
- 尚书期:指与尚书(古代官职)有关的约会。
- 看山坐树:形容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
- 西园:诗中提到的另一个园林名称。
- 东篱:东边的篱笆,常用来指代菊花种植的地方。
翻译
在辛未年的秋天即将结束时,黄花还未开放,我多次在止园饮酒,频繁询问花期,想要带着酒去等待花开。为此赋诗一首,呈给园林的主人。
名园中的宾客络绎不绝,而我却留恋于隐居的简朴生活。我寻找着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的荒径,只去赴与尚书的约会。
我坐在树下,看着山景,频频举杯饮酒,倚着竹子,临着池塘,细细地和诗。为了报告西园的春意已经成熟,我询问寒花是否已经开满了东边的篱笆。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对自然和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花开的期待。诗中通过对名园与隐居生活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珍视。同时,诗人通过对花期的询问和对西园春意的描述,展现了对自然美景的敏感和欣赏。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