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孟载画竹
江南看竹不为罕,水郭山村常种满。
东里千竿绕佛亭,西邻万本连书馆。
密叶分阴小阁深,斜枝度影虚帘短。
萧疏夜月翠羽凉,摇曳南风鸟声暖。
嗟余好竹处处游,径造岂减王猷诞。
湘江淇水无不到,嶰谷柯亭亦尝款。
人间音律性所好,收作鸾笙与凤管。
或裁文箨制小冠,时寻新笋供清馔。
朝行竹下暮仍往,自谓竹缘终不断。
朅来并州苦寒地,沙土扑面心烦懑。
宁无寒草共山花,惟觉粗疏俗吾眼。
胸中尘气久已积,对此汾河讵能浣。
君心饱有渭川思,挥洒风烟意閒散。
封图远送邀我题,措语苦涩颜何赧。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杨孟载:人名,可能是画竹的画家。
- 徐贲:元代诗人。
- 水郭山村:水边的城郭和山村。
- 东里:东边的邻里。
- 西邻:西边的邻居。
- 密叶分阴:密集的竹叶形成阴凉。
- 虚帘短:竹影投射在帘子上,显得帘子短小。
- 翠羽凉:形容竹叶在月光下显得清凉如翠羽。
- 鸟声暖:形容南风中鸟儿的叫声给人温暖的感觉。
- 王猷诞:王猷,东晋人,以好竹著称。诞,夸大。
- 湘江淇水:湘江和淇水,都是中国著名的河流。
- 嶰谷柯亭:嶰谷,山谷名;柯亭,亭名,都是与竹子有关的地方。
- 鸾笙与凤管:古代的乐器,比喻竹子制成的乐器。
- 文箨:竹笋的外皮。
- 清馔:清淡的食物。
- 朅来:来到。
- 并州:古地名,今山西省太原市一带。
- 烦懑:烦恼。
- 讵能浣:怎能洗涤。
- 渭川思:渭水流域的思念,这里指对竹子的思念。
- 挥洒风烟:形容画竹时的潇洒自如。
- 封图:封好的画卷。
- 措语苦涩:用词艰难,难以表达。
- 颜何赧:脸红,羞愧。
翻译
在江南看竹并不罕见,水边的城郭和山村常常种满了竹子。东边的邻里有千竿竹子环绕着佛亭,西边的邻居则有万株竹子连绵至书馆。密集的竹叶形成阴凉,小阁因此显得幽深;斜斜的竹枝投下影子,使得帘子显得短小。在萧疏的夜月下,竹叶如翠羽般清凉;在摇曳的南风中,鸟儿的叫声给人温暖的感觉。我喜爱竹子,四处游历,造访的地方不亚于好竹的王猷。湘江和淇水我无处不到,嶰谷和柯亭我也曾拜访。我天生喜爱人间音律,将竹子制成鸾笙和凤管。有时我会用竹笋的外皮制作小冠,不时寻找新笋来制作清淡的食物。我朝行竹下,夜晚仍前往,自认为与竹子的缘分永远不会断。然而来到并州这苦寒之地,沙土扑面,心中烦恼。虽然这里也有寒草和山花,但我觉得它们粗俗,不入眼。胸中的尘气已经积聚很久,面对汾河的水又怎能洗涤干净呢?你的心中充满了对渭水流域竹子的思念,画竹时潇洒自如,意趣闲散。你远送封好的画卷邀请我题词,我苦于用词艰难,感到羞愧。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江南竹景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的深厚情感和对自然美的向往。诗中,“东里千竿绕佛亭,西邻万本连书馆”等句,生动展现了竹子环绕的景象,体现了诗人对竹子的喜爱。后文通过对并州苦寒之地的对比,突出了诗人对江南竹景的怀念。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