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答陈文度

· 徐贲
乱馀得返故乡居,正谓光生腐草馀。 闵已欲凭谁作赋,绝交宁许我为书。 行看残菊知身老,坐对寒鸦愧鬓疏。 准拟求田成隐计,天于此意可教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乱馀:战乱之后剩余的。
  • 光生腐草馀:比喻在艰难困苦中幸存下来。
  • 闵已:自怜,自伤。
  • 绝交宁许我为书:宁愿断绝交往,也不愿我写信。
  • 残菊:凋谢的菊花,象征晚年或衰败。
  • 寒鸦:冬天的乌鸦,常用来象征凄凉或孤独。
  • 鬓疏:头发稀疏,指年老。
  • 准拟:打算,计划。
  • 求田:寻求田地,指隐居。
  • 可教如:是否可行,是否允许。

翻译

在战乱之后,我得以返回故乡居住,正是在艰难困苦中幸存下来的我。自怜自伤,想要依靠谁来写赋,却宁愿断绝交往,也不愿我写信。行走间看到凋谢的菊花,才知道自己已经老了,坐着对着冬天的乌鸦,感到愧对稀疏的头发。我打算寻求田地,计划隐居,但天意是否允许我这样做呢?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在战乱后回到故乡的复杂情感。诗中,“乱馀得返故乡居”一句,既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眷恋,也透露出对战乱的无奈。通过“残菊”与“寒鸦”的意象,作者巧妙地描绘了自己的老态与孤独,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最后,作者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但又担心天意不允,这种矛盾心理增加了诗的深度。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在动荡时代中的个人情感与人生思考。

徐贲

元明间苏州府长洲人,字幼文,号北郭生。工诗善画。为十才子之一,又与高启、杨基、张羽合称吴中四杰。元末为张士诚掾属。张氏亡,谪临濠。洪武二年放归。后授给事中,改御史,巡按广东。官至河南左布政使。以征洮岷军过境,犒劳不时,下狱死。有《北郭集》。 ► 6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