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作:形成。
- 泻:(xiè),水很快地流。
- 虹霓:彩虹。
- 波澜阔:波浪广阔。
- 本末齐:首尾齐整。
- 明河:银河。
- 照曜:同“照耀”。
- 万斛(hú):形容容量之多。
翻译
山上的流淌泉水自然形成了溪流,前行遇到石头缺口就像彩虹飞泻而下。肯定知道云外波浪广阔,飞到山峰前面首尾都很整齐。进入大海的银河令人惊叹地闪耀,倚着天空的长剑好像失去了提携。谁会来躺在布满莓苔的石头上,一下子洗净尘世之心那许多的污浊。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庐山开先瀑布的壮观景象。诗中通过“流泉自作溪”展现了自然的力量,“泻虹霓”形象地表现出瀑布的绚烂和水势的浩大。“云外波澜阔”进一步烘托出其气势的宏大。“明河惊照曜”增添了一种神奇美妙的氛围。“一洗尘心万斛泥”则表达出瀑布能净化心灵的深刻感受。整首诗生动地刻画了瀑布的奇景和力量,也透露出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对内心净化的渴望。

苏辙
苏辙,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著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行于世。
► 18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