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无需要特别注释的词语。
翻译
南山上空的云彩散开显现出紫色和翠绿色,北江上飞洒的雨水送来了凄凉之感。酒醒来梦回去时已到春天将尽的日子,关闭门扉靠着几案坐着焚烧香火。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将尽时的景象与氛围。前两句通过“南岭过云”的紫翠色彩与“北江飞雨”的凄凉,生动地展现出不同的情境。后两句写酒醒梦回察觉春日已尽,便关门静处焚香,透露出一种淡淡的伤春情绪和闲适之意。整首诗意境清幽,简洁地传达出诗人在特定时节的心境和感受。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
苏轼的其他作品
- 《 田国博见示石炭诗,有「铸剑斩佞臣」之句,次韵答之 》 —— [ 宋 ] 苏轼
- 《 书墨 》 —— [ 宋 ] 苏轼
- 《 浣溪沙 · 十二月二日作三首酒醒又作二首 · 其一 》 —— [ 宋 ] 苏轼
- 《 送任伋通判黄州兼寄其兄孜 》 —— [ 宋 ] 苏轼
- 《 又次韵二守同访新居 》 —— [ 宋 ] 苏轼
- 《 送冯判官之昌国 》 —— [ 宋 ] 苏轼
- 《 除夜大雪,留潍州,元日早晴,遂行,中途雪复作 》 —— [ 宋 ] 苏轼
- 《 陌上花三首 · 其二 》 —— [ 宋 ] 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