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刘四尚书
士友惜贤人,天朝丧守臣。
才华推独步,声气幸相亲。
理析寰中妙,儒为席上珍。
笑言成月旦,风韵挹天真。
丹地膺推择,青油寄抚循。
岂言朝象魏,翻是卧漳滨。
命赐龙泉重,追荣密印陈。
撤弦惊物故,庀具见家贫。
牢落风悲笛,汍澜涕泣巾。
只嗟蒿里月,非复柳营春。
黄绢碑文在,青松隧路新。
音容无处所,归作北邙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丹地:古代帝王宫殿中涂饰着红色的地面,也指朝廷。
- 膺(yīng):接受,承当。
- 象魏:古代天子、诸侯宫门外的一对高建筑,亦叫“阙”或“观”,为悬示教令的地方。
- 漳滨:漳水边。
- 牢落:寥落,孤独冷清的样子。
- 汍澜(wán lán):流泪的样子。
- 蒿里:本为山名,相传在泰山之南,为死人葬地。后泛指墓地、阴间。
- 黄绢:指绝妙的诗文。
翻译
朋友们都惋惜贤良的人,朝廷丧失了忠诚的臣子。他的才华被推崇独一无二,声名气度有幸彼此亲近。他能分析世间的精妙道理,儒者为席上的珍宝。谈笑言论可成月旦评,风度韵味汲取自然天真。在朝廷受到推崇和选拔,以青油伞前往地方安抚治理。哪里想到朝堂之上,却翻而是在漳水边卧躺。皇帝赐下贵重的龙泉剑,追加尊荣陈列密印。撤下琴弦惊觉人事已变故,准备丧葬用品可见家中贫困。孤独冷清中风声悲凄着笛音,流泪沾巾。只叹息那墓地里的月光,不再是柳营中的春天。绝妙的碑文还在,青松下的墓道已是新的。音容笑貌已没有了归处,回去化作北邙山的尘土。
赏析
这首诗是权德舆悼念刘四尚书的作品。诗人回忆了刘尚书的才华、品德和他们之间的情谊,表达了对其逝世的悲痛和惋惜之情。诗中通过“才华推独步”“声气幸相亲”等描绘展现刘尚书的优秀,以及“翻是卧漳滨”表现命运的无常转折。“牢落风悲笛”“汍澜涕泣巾”将悲伤的氛围烘托得淋漓尽致。最后通过对墓地场景的描述,更增添了凄凉之感,深刻体现了诗人对逝者的深深怀念。整首诗感情真挚,文字凄婉,很好地传达了失去友人的悲痛心情。

权德舆
权德舆,唐代文学家,大臣。字载之,行三。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人,家于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名士权皋子。未冠,即以文章称,杜佑、裴胄交辟之。德宗闻其材,召为太常博士,改左补阙,兼制诰,进中书舍人,历礼部侍郎,三知贡举。宪宗元和初,历兵部、吏部侍郎,坐郎吏误用官阙,改太子宾客。俄复前官,迁太常卿,拜礼部尚书,同平章事。会李吉甫再秉政,帝又自用李绛,议论持异,德舆从容不敢有所轻重,坐是罢,以检校吏部尚书留守东都。复拜太常卿,徙刑部尚书,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二年,以病乞还,卒于道,年六十。赠左仆射,谥曰文。
► 391篇诗文
权德舆的其他作品
- 《 观葬者 》 —— [ 唐 ] 权德舆
- 《 病中寓直代书题寄 》 —— [ 唐 ] 权德舆
- 《 大言 》 —— [ 唐 ] 权德舆
- 《 从叔将军宅蔷薇花开太府韦卿有题壁长句因以和作 》 —— [ 唐 ] 权德舆
- 《 秋疾初愈月夜咏左思招隐诗因而成咏 》 —— [ 唐 ] 权德舆
- 《 赠郑国庄穆公主挽歌二首 》 —— [ 唐 ] 权德舆
- 《 和王侍郎病中领度支烦迫之馀过西园书堂闲望 》 —— [ 唐 ] 权德舆
- 《 奉和韦曲庄言怀贻东曲外族诸弟 》 —— [ 唐 ] 权德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