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甘言:动听的话。
- 使星:即使者,古人认为天节旁有八星,掌管使者的事务,后因称使者为使星。
- 契:契合。
- 萱苏:萱草和苏草。
- 应刘:汉朝的应玚、刘桢,二人都是当时著名的文学家。
翻译
这个夜晚有着动听话语的宴会,月光照在露水刚刚凝结的地方。出使的人仿佛奔向蜀地,剑气与吴地无关。好友契合如金水般融洽,上等的宾客慰藉着萱草和苏草。何必要像应玚、刘桢那些人,还要前来游览邺都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在月下举行的宴会场景。诗中通过甘言宴、月照露等描写营造出一种优雅的氛围。“使星疑向蜀”富有想象力和神秘感。强调了朋友间良好的关系,以及对宾客的慰藉。最后提及“应刘辈”,似有言外之意,可能是在表达对某种文人风气或现象的看法。整体上,诗歌语言简洁优美,情境交融。

魏收
北齐钜鹿下曲阳人,字伯起,小字佛助。年十五,能属文。初为北魏太学博士。节闵帝时,迁散骑侍郎,修国史。孝武帝奔关中,收以通直散骑常侍,副王昕使梁。后为高欢丞相府属,不得志。入北齐,除中书令,兼著作郎。文宣帝天保二年,诏令撰魏史。历三年,成《魏书》一百三十卷。时人以其报怨酬恩,史书不实,文宣帝曾诏收于尚书省与诸家子孙共加论讨。帝重收才,不欲加罪。时因讥为“秽史”。官至尚书右仆射,掌诏诰,总议监五礼事,位特进。曾参修律令。与温子升、邢邵齐誉,世号三才。今存《魏特进集》辑本及《魏书》。
► 1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