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 · 访泉于奇师村,得周氏泉,为赋
飞流万壑,共千岩争秀。孤负平生弄泉手。叹轻衫短帽,几许红尘,还自喜,濯髮沧浪依旧。
人生行乐耳,身後虚名,何似生前一杯酒。便此地、结吾庐,待学渊明,更手种、门前五柳。且归去、父老约重来;问如此青山,定重来否?
拼音
所属合集
注释
奇师村:在铅山县,后由稼轩更名期思。稼轩《沁园春·有美人兮》阕题语云:“期思旧呼奇狮,或云碁师,皆非也。余考之荀卿书云:孙叔敖,期思之鄙人也。期思属弋阳郡,此地旧属弋阳县。虽古之弋阳、期思,见之图记者不同,然有弋阳则有期思也。桥坏复成,父老请余赋,作《沁园春》以證之。”广信书院本作“期思村”,盖后来之追改,玆从四卷本甲集。
“飞流万壑,共千岩争秀。”句: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顾长康从会稽还,人问山川之美,顾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唐·李白《望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弄泉手:宋·苏轼《留别雩泉》诗:“还将弄泉手,遮日向西秦。”
濯发沧浪依旧:战国楚·屈原《楚辞·渔夫》:“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人生行乐耳:西汉·杨恽《报孙会宗书》:“人生行乐耳,须富贵何时。”
“身后虚名,何似生前一杯酒。”句: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张季鹰纵任不拘,时人号为江东步兵。或谓之曰:‘卿乃可纵适一时,独不为身后名邪?’答曰:‘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桮酒!’”
“待学渊明,更手种、门前五柳。”句:晋·陶潜《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定:究竟。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孤负:同“辜负”,对不住。 濯(zhuó)髮:洗头发。}
翻译
{瀑布飞流在万千沟壑之中,与众多的山岩一起争奇斗艳。可惜了我这有一生玩弄泉水本领的人。可叹身着轻便衣衫戴着短帽,经历了多少尘世之事,还是自己欣喜,像从前那样在沧浪之水中洗发。人生就是要及时行乐罢了,死后的虚名,哪里比得上生前的一杯酒。就在此地搭建我的房屋,等我学习陶渊明,再亲手种下门前的五棵柳树。暂且回去吧,和乡亲父老约定再来;试问这样的青山,一定会再来吗?}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自然美景与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上阕写山水之美与自己对未能尽情享受山水之乐的感慨。下阕表达人生应及时行乐,不在乎身后虚名,体现出一种超脱的态度。最后表达欲在此地隐居以及对再来此地的期待。整体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将作者的情感和志趣生动地展现出来。}

辛弃疾
南宋著名豪放派词人、将领,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金国山东东路(原北宋京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辛稼轩生于金国,其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时年二十一岁。历任江西、湖北、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後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後,相继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枢密都承旨等职。开禧三年(公元1207年),辛稼轩病逝,年六十八。後赠少师,谥号“忠敏”。辛稼轩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可是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传世。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 794篇诗文
辛弃疾的其他作品
- 《 鹧鸪天 · 代人赋 》 —— [ 宋 ] 辛弃疾
- 《 鹧鸪天 · 鹅湖归,病起作 》 —— [ 宋 ] 辛弃疾
- 《 婆罗门引 · 用韵答傅先之 》 —— [ 宋 ] 辛弃疾
- 《 朝中措 · 绿萍池沼絮飞忙 》 —— [ 宋 ] 辛弃疾
- 《 清平乐 · 忆吴江赏木樨 》 —— [ 宋 ] 辛弃疾
- 《 贺新郎 · 用前韵再赋 》 —— [ 宋 ] 辛弃疾
- 《 唐河传 · 傚《花间》体 》 —— [ 宋 ] 辛弃疾
- 《 玉蝴蝶 · 叔高书来戒酒用韵 》 —— [ 宋 ] 辛弃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