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孔子说:“君子合群而不与人勾结,小人与人勾结而不合群。
注释
周:合群。
比:音bì,勾结。
小人:没有道德修养的凡人。
赏析
孔子在这一章中提出君子与小人的区别点之一,就是小人结党营私,与人相勾结,不能与大多数人融洽相处;而君子则不同,他胸怀广阔,与众人和谐相处,从不与人相勾结,这种思想在今天仍不失其积极意义。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周:合群。
- 比(bì):勾结。
翻译
孔子说:“君子合群而不与人勾结,小人与人勾结而不合群。”
赏析
这简短的一句话,鲜明地区分了君子与小人的不同处世方式和品德特征。君子以公平正义、团结和谐为原则,能广泛地与众人友善相处,不会为了私利而结党营私。小人则相反,他们往往以私利为重,为了达到个人目的而相互勾结,却不能做到真正的广泛团结。这种对比深刻地揭示了两种不同的人格和行为模式,也给人们以行为和品德修养上的启示。它强调了正直、公正、团结等美德,以及自私、偏私、结党等不良行为的区别。这句话具有深远的道德教诲意义,引导人们追求君子的风范和品德。
孔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东周时期鲁国陬邑(今中国山东曲阜市南辛镇)人,先祖为宋国(今河南商丘)贵族。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的儒家思想对中国和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地区有深远的影响。
► 336篇诗文
孔子的其他作品
- 《 论语 · 八佾篇 · 第三章 》 —— [ 周 ] 孔子
- 《 论语 · 述而篇 · 第二十一章 》 —— [ 周 ] 孔子
- 《 论语 · 子罕篇 · 第十二章 》 —— [ 周 ] 孔子
- 《 论语 · 八佾篇 · 第七章 》 —— [ 周 ] 孔子
- 《 论语 · 雍也篇 · 第二十七章 》 —— [ 周 ] 孔子
- 《 论语 · 述而篇 · 第三十四章 》 —— [ 周 ] 孔子
- 《 论语 · 子罕篇 · 第三章 》 —— [ 周 ] 孔子
- 《 论语 · 微子篇 》 —— [ 周 ] 孔子
相关推荐
- 《 论语 · 为政篇 · 第二章 》 —— [ 周 ] 孔子
- 《 论语 · 公冶长篇 · 第四章 》 —— [ 周 ] 孔子
- 《 论语 · 为政篇 · 第六章 》 —— [ 周 ] 孔子
- 《 论语 · 八佾篇 · 第十一章 》 —— [ 周 ] 孔子
- 《 论语 · 八佾篇 · 第四章 》 —— [ 周 ] 孔子
- 《 论语 · 子罕篇 · 第九章 》 —— [ 周 ] 孔子
- 《 劝学 》 —— [ 周 ] 荀子
- 《 论语 · 述而篇 · 第十章 》 —— [ 周 ] 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