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镜

明月何处来,朦胧在人境。 得非轩辕作,妙绝世莫并。 瑶匣开旭日,白电走孤影。 泓澄一尺天,彻底寒霜景。 冰辉凛毛发,使我肝胆冷。 忽惊行深幽,面落九秋井。 云天入掌握,爽朗神魂净。 不必负局仙,金沙发光炯。 阴沉蓄灵怪,可与天地永。 恐为悲龙吟,飞去在俄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轩辕:传说为古代黄帝之名,这里指黄帝,传说黄帝曾铸镜。
  • 瑶匣(yáo xiá):精美的匣子,用来存放镜子。
  • 白电:形容镜面反射的光芒如同白色闪电般耀眼。
  • 泓澄(hóng chéng):形容水深而清澈。
  • 彻底寒霜景:整个镜面如同寒霜覆盖的景象一样清冷。
  • 负局仙:传说中能擦镜的仙人。
  • 光炯(guāng jiǒng):明亮的样子。
  • 灵怪:神灵怪异之物,这里形容镜子暗藏神奇。
  • 俄顷(é qǐng):片刻,一会儿。

翻译

这如明月般的镜子从何处而来?在人间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莫非它是黄帝所制造,其奇妙精美举世无双。打开精美匣子迎着旭日,镜子反射的光芒如白色闪电,孤单的影子在镜中晃动。那镜子如清澈水深一尺的天空,呈现出寒霜般清冷的景象。镜子冰冷的光辉让毛发都感觉寒冷,令我的心肺都有清冷之感。忽然惊觉自己仿佛走入深邃幽深之地,面容就像映落在深秋的古井之中。天空和白云仿佛能被握在手中,人被这镜子映照得神清气爽、心灵纯净。不需要等待像负局仙那样的人来擦拭,镜子自身就闪耀着明亮的光芒。镜子平静阴沉中似乎暗藏灵怪之物,能够与天地一样长久存在。只是担心它会像悲伤的龙鸣一样,瞬间就飞走消失。

赏析

这首诗围绕“古镜”展开,从多个角度对古镜进行了细致描绘,营造出奇幻而深邃的意境。开篇以疑问“明月何处来”引发读者好奇心,将古镜比作明月,赋予神秘色彩,“得非轩辕作”通过将镜子与传说联系,抬高镜子的地位与价值,突出其非凡。镜匣在旭日下开启,“白电走孤影”生动地写出了光芒闪烁的画面,动态感十足。对镜子镜面描写“泓澄一尺天,彻底寒霜景”,用比喻描绘出镜面清澈寒冷的特质,给人清冷之感, “冰辉凛毛发,使我肝胆冷” 从人的感官出发,进一步强化这种感受。“忽惊行深幽,面落九秋井”展现出镜子成像时的错觉,奇幻无比。“云天入掌握”则将人与镜映照的画面描绘得宏大奇异,“爽朗神魂净”体现出古镜仿佛具有净化心灵的作用。诗中提及“不必负局仙”又强调古镜自身光芒不减。结尾“恐为悲龙吟,飞去在俄顷”给古镜添加了一丝神秘莫测、随时消逝的担忧,使这首诗在意境营造和情感表达上充满了奇幻与敬畏,展现了诗人对古镜这一独特事物丰富的想象与感知。

李群玉

李群玉

唐澧州人。字文山。性旷逸,极有诗才,“居住沅湘,崇师屈宋”,不乐仕进,以吟咏自适。裴度荐之,诏授弘文馆校书郎,未几乞归,卒。有《李群玉集》。 ► 2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