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书 · 卷十七 · 志第七 · 礼四 [南北朝] 沈约 宋文帝元嘉三年五月庚午,以诛徐羡之等,仇耻已雪,币告太庙。元嘉三年十二月甲寅,西征谢晦,告太庙、太社。晦平,车驾旋轸,又告。 元嘉六年七月,太学博士徐道娱上议曰“伏见太庙烝尝仪注,皇帝行事毕,出便坐
宋书 · 卷十八 · 志第八 · 礼五 [南北朝] 沈约 秦灭礼学,事多违古。汉初崇简,不存改作,车服之仪,多因秦旧。至明帝始乃修复先典,司马彪《舆服志》详之矣。魏代唯作指南车,其余虽累有改易,不足相变。晋立服制令,辨定众仪,徐广《车服注》,略明事目,并行於
白马篇 [南北朝] 沈约 白马紫金鞍,停镳过上兰。 寄言狭斜子,讵知陇道难。 赤坂途三折,龙堆路九盘。 冰生肌里冷,风起骨中寒。 功名志所急,日暮不遑餐。 长驱入右地,轻举出楼兰。 直去已垂涕,宁可望长安。 匪期定远封,无羡轻
宋书 · 卷十九 · 志第九 · 乐一 [南北朝] 沈约 《易》曰“先王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自黄帝至於三代,名称不同。周衰凋缺,又为郑卫所乱。魏文侯虽好古,然犹昏睡於古乐。於是淫声炽而雅音废矣。及秦焚典籍,《乐经》用亡。汉兴,乐家有制氏,但能记其
宋书 · 卷二十 · 志第十 · 乐二 [南北朝] 沈约 蔡邕论叙汉乐曰:一曰郊庙神灵,二曰天子享宴,三曰大射辟雍,四曰短箫铙歌。晋郊祀歌五篇,傅玄造: 天命有晋,穆穆明明。我其夙夜,祗事上灵。常於时假,迄用有成。於荐玄牡,进夕其牲。崇德作乐,神祇是听。右
宋书 · 卷二十一 · 志第十一 · 乐三 [南北朝] 沈约 《但歌》四曲,出自汉世。无弦节,作伎,最先一人倡,三人和。魏武帝尤好之。时有宋容华者,清彻好声,善唱此曲,当时特妙。自晋以来,不复传,遂绝。《相和》,汉旧歌也。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本一部,魏明帝分为
宋书 · 卷二十二 · 志第十二 · 乐四 [南北朝] 沈约 汉《鼙舞歌》五篇:《关东有贤女》、《章和二年中》、《乐久长》、《四方皇》、《殿前生桂树》。 魏《鼙舞歌》五篇:《明明魏皇帝》、《太和有圣帝》、《魏历长》、《天生烝民》、《为君既不易》。魏陈思王《鼙舞
宋书 · 卷二十三 · 志第十三 · 天文一 [南北朝] 沈约 言天者有三家,一曰宣夜,二曰盖天,三曰浑天,而天之正体,经无前说,马《书》、班《志》,又阙其文。汉灵帝议郎蔡邕於朔方上书曰“论天体者三家,宣夜之学,绝无师法。《周髀》术数具存,考验天状,多所违失。惟浑
宋书 · 卷二十四 · 志第十四 · 天文二 [南北朝] 沈约 晋惠帝元康二年二月,天西北大裂。按刘向说“天裂,阳不足。地动,阴有余”是时人主拱默,妇后专制。 元康三年四月,荧惑守太微六十日。占曰“诸侯三公谋其上,必有斩臣”一曰“天子亡国”是春,太白守毕,至是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