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上有书勤著眼,壶中无酒懒衔杯。
心閒自有行窝乐,笑看灯花夜夜开。
经世文成百代宗,一从轲死圣无踪。
龙门妙契心传后,画笔徒劳拟化工。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
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
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阳庐,此时未展胸中奇。
三
颜渊刚且明,已私方可克。
曾氏极弘毅,战兢终易箦。
中庸首谨独,屋漏无愧慝。
集义孟子贤,浩然气充塞。
降自汉唐下,谁能践斯域。
河洛程氏兴,焕开千载惑。
大哉敬义功,外方并内直。
致知务穷理,为我开
我来游龟峰,䇄然在青苍。
欲穷此理妙,应难尽其详。
太极本无极,动静生阴阳。
阴阳有变合,五行自相当。
造化自此成,阖辟乃其常。
穹窿须有际,磅礴非无疆。
清泉流碧涧,奇石何高昂。
水得阴之盛,周流无
两仪未肇判,此理已具存。
动静机一施,阴阳自此分。
两仪有定位,阴阳互为根。
二者既交错,五行斯絪缊。
理气妙合凝,至灵斯在人。
三才从此备,中处乾与坤。
水未得所归,襄陵势逆奔。
奠居本无所,民咨何
清风满树生,恍若伯牙情。
虽无钟子期,山岩人细听。
茅庵似斗宽,亦喜堪容膝。
读罢更閒眠,养心宜静密。
灯火何处多,笙歌闹谁室。
迷子何太欢,跋报为甚疾。
却怜山间人,幽独穷且室。
读书嫌性愚,旧记多忘失。
吟诗苦才悭,不能精格律。
倦卧似无聊,幸不违
终日观书,圣贤在目。终日言谈,不及利禄。若使荑稗不生,何愁五谷不熟。
操存腔里心,酬应世閒事。世人不知此,只去学文字。
终日清明方是敬,一时杂扰便成昏。知行由此作基本,便是程朱入道门。
这里路长嫌担重,那边快捷实崎岖。
行人不知著脚处,东跋西跋多受亏。
人心无物欲,随处皆天理。
在山则乐山,在水则乐水。
在家则家齐,在国则国治。
在学则学明,在乡风俗美。
窃叹此等人,岂不为至贵。
彼哉昏迷子,何为欲所蔽。
皤矣庐州公,五十后相识。
晚知道义尊,不为功名役。
梅含雪里春,松秀霜前色。
论学心无穷,赋诗情自适。
我愿公再兴,作我生民益。
来岁上京畿,亲睹吾皇极。
案上有书勤着眼,壶中无酒懒衔杯。
心闲自有行窝乐,笑看灯花夜夜开。
驷牡不遑王事盬,野人归去白云闲。
人心万古同此理,城外青山即岘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