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昆吾:古代传说中的神话地名,指神仙居住的地方。
- 饥龙:饿了的龙。
- 匣(xiá):盒子。
- 牛斗:星宿名,指北斗七星。
- 神物:神奇的物品。
- 魑魅(chī mèi):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妖怪。
- 魍魉(wǎng liǎng):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妖怪。
- 风雷:风和雷。
- 排户牖(pái hù yǒu):打开门窗。
- 兴云作雨:引起云雨。
翻译
在昆吾的夜晚,饿了的龙发出呼啸声,盒子里的寒光射出像北斗七星一样明亮。神奇的物品不会随着尘土而腐朽,妖怪魑魅躲藏起来,魍魉四处逃窜。风和雷会打开门窗,引起云雨滋润九州大地。
赏析
这首古诗描绘了一个神秘而神奇的场景,展现了古代人对于神话传说的想象和崇拜。通过对自然现象和神秘物品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神奇力量的向往和敬畏之情。整体氛围神秘而奇幻,给人以遐想和想象的空间。
孙承恩
明松江华亭人,字贞父(甫),号毅斋。孙衍子。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历官礼部尚书,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斋宫设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罢职归。文章深厚尔雅。工书善画,尤擅人物。有《历代圣贤像赞》、《让溪堂草稿》、《鉴古韵语》。
► 1629篇诗文
孙承恩的其他作品
- 《 俨山用韵见赠次答二首 》 —— [ 明 ] 孙承恩
- 《 赠吴参戎四首 》 —— [ 明 ] 孙承恩
- 《 和答龙田次石川诗韵见赠二首 》 —— [ 明 ] 孙承恩
- 《 同襄阳守张士弘过习家池六首 》 —— [ 明 ] 孙承恩
- 《 送吴之山还姑苏三首 》 —— [ 明 ] 孙承恩
- 《 六月廿七日诸君子会予草堂次前韵四首 》 —— [ 明 ] 孙承恩
- 《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 其一百七十八 朱韦斋 》 —— [ 明 ] 孙承恩
- 《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 其四十五 汉景帝 》 —— [ 明 ] 孙承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