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远之银台南归

元方霄汉日承恩,季子关河又问津。 原上鹡鸰偏独苦,尘中野鹤故难驯。 深山雪盛镵黄独,明月天空咏白蘋。 莫为幽閒迟驿使,帝乡回首即长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元方:指张远之,元方为其字。
  • 霄汉:天空极高处,比喻朝廷。
  • 季子:指张远之的弟弟。
  • 关河:泛指关隘和河流,指旅途。
  • 问津:询问渡口,比喻寻求途径或尝试。
  • 鹡鸰:鸟名,比喻兄弟。
  • 野鹤:野生的鹤,比喻高洁不羁的人。
  • 镵黄独:镵,挖掘;黄独,一种植物,这里指在深山中挖掘黄独。
  • 白蘋:一种水生植物,常用来象征清雅。
  • 幽閒:幽静闲适。
  • 驿使:古代传递公文的人。
  • 帝乡:指京城。
  • 长嚬:长时间皱眉,表示忧愁。

翻译

元方在朝廷中日日承蒙恩宠,而他的弟弟季子又在关河之间寻求新的道路。原野上的鹡鸰鸟独自飞翔,显得格外孤独;尘世中的野鹤,本就难以驯服。深山中积雪深厚,他在那里挖掘黄独;明月当空,他吟咏着白蘋。不要因为幽静闲适而延迟了驿使的行程,回首望向京城,心中便充满了长久的忧愁。

赏析

这首诗是孙承恩送别张远之的作品,通过对比元方在朝廷的荣耀与季子在外的艰辛,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旅途的关切和对朝廷生活的反思。诗中运用了鹡鸰和野鹤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张远之的孤独与不羁。后两句则通过深山雪景和明月白蘋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人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对京城生活的忧虑和不舍。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送别诗中的佳作。

孙承恩

明松江华亭人,字贞父(甫),号毅斋。孙衍子。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历官礼部尚书,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斋宫设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罢职归。文章深厚尔雅。工书善画,尤擅人物。有《历代圣贤像赞》、《让溪堂草稿》、《鉴古韵语》。 ► 16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