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古二十七首

天于西北亏,地于东南倾。 炼石补缺漏,蹴山塞重溟。 洪河稽天流,象罔纷纵横。 赤手障颓波,万古焉能成。 漆室有隐忧,非啸邻妇惊。 其力诚何施,其志良可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炼石(liàn shí):用石头修补 缺漏(quē lòu):缺口 蹴山(cù shān):踢动山石 塞(sè):填塞 重溟(chóng míng):深重的水 稽(jī):汇聚 象罔(xiàng wǎng):大象 焉(yān):何以 漆室(qī shì):黑暗的房间 隐忧(yǐn yōu):隐藏的忧虑 非啸邻妇(fēi xiào lín fù):不使邻里的妇女惊叫 矜(jīn):自豪

翻译

天空在西北方向变暗,大地向东南倾斜。 用石头修补缺口,踢动山石填塞深重的水。 洪河奔流汇聚天空,大象在其中纵横。 赤手挡住颓波,千万年来何曾完成。 黑暗的房间里隐藏着忧虑,不让邻里的妇女惊叫。 他的力量究竟如何施展,他的志向值得自豪。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阔的自然景象,通过对天地之间的变化描绘,表达了人类面对自然力量时的微弱和不屈。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展现了作者对人类意志和力量的思考。整体氛围庄严肃穆,给人以深远的启迪。

孙承恩

明松江华亭人,字贞父(甫),号毅斋。孙衍子。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历官礼部尚书,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斋宫设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罢职归。文章深厚尔雅。工书善画,尤擅人物。有《历代圣贤像赞》、《让溪堂草稿》、《鉴古韵语》。 ► 16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