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公署:官府办公处所
- 偶述:偶然写下的文字
- 焚香:点燃香火
- 檐:房檐
翻译
官府办公处所里,房间深深地闭着,客人来了也不说话,只是点燃香火。阳光短暂地透过房檐,时间仿佛停滞,无所事事的时光也变得有些漫长。
赏析
这首古诗描绘了一个官府办公处所的景象,通过深深闭合的古署、客人的沉默和焚香的场景,展现了一种宁静、空旷的氛围。诗人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一种无事可做的闲暇时光,让人感受到一种静谧与悠然。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给人以静谧之美。
孙承恩
明松江华亭人,字贞父(甫),号毅斋。孙衍子。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历官礼部尚书,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斋宫设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罢职归。文章深厚尔雅。工书善画,尤擅人物。有《历代圣贤像赞》、《让溪堂草稿》、《鉴古韵语》。
► 1629篇诗文
孙承恩的其他作品
- 《 蔡林屋考绩北上别予以诗用韵答二首 》 —— [ 明 ] 孙承恩
- 《 致政归 》 —— [ 明 ] 孙承恩
- 《 客有歌李太白泛洞庭湖诗拟赋三首 》 —— [ 明 ] 孙承恩
- 《 再叠前韵答明崖见和 》 —— [ 明 ] 孙承恩
- 《 送京判张文洲致政还松 》 —— [ 明 ] 孙承恩
- 《 次韵送内兄吴菊坡南归菊坡送予母并家口至都下杨升庵诸君有诗饯之 》 —— [ 明 ] 孙承恩
- 《 拟古二十七首 》 —— [ 明 ] 孙承恩
- 《 清明日都人士俱为扫松之行儿子克弘告予曰儿不随父拜垄上三岁矣闻之怆然因述以诗 》 —— [ 明 ] 孙承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