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吴山人归自京师

山人不解机心事,早岁藏珍学鹿门。 住傍岩崖惟四壁,赋成金石几千言。 偶游卿相多悬榻,归去蓬蒿正满园。 京洛岂无知已在,看君终是厌烦喧。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山人:指隐居在山中的人,这里指诗人自己
机心事:指深奥的心思
藏珍:指隐藏珍贵的东西
学鹿门:指学习儒家经典的门派
金石:指刻在金石上的文字
卿相:指朝廷官员
悬榻:指留宿之意
蓬蒿:指野草
京洛:指京都长安和洛阳
厌烦喧:指厌倦喧嚣的生活

翻译

隐居在山中的我,不明白世间的复杂事理,年轻时隐藏珍贵的东西,专心学习儒家经典。住在岩崖旁,四周只有高耸的山壁,写下的诗文几千言。偶尔拜访朝廷官员,回家后院中野草丛生。长安和洛阳怎会没有明白事理的人,看着你终究会厌倦喧嚣的生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唐顺之隐居山林的生活,表现了他对世俗烦扰的厌倦和对清净山野的向往。诗中通过对自身隐居生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内心深处的追求和对世俗纷扰的抗拒,体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

唐顺之

唐顺之

明常州府武进人,字应德,一字义修,称荆川先生。嘉靖八年会试第一。曾协助总督胡宗宪讨倭寇,谓御敌上策,当截之海外,纵使登陆,则内地受祸。曾亲率舟师,邀敌于长江口之崇明。三沙告急,督户镗、刘显赴援,亲跃马布阵,持刀直前。以功升右佥都御史、凤阳巡抚。学问广博,通晓天文、数学、兵法、乐律等,兼擅武艺,提倡唐宋散文,与王慎中、茅坤、归有光等被称为“唐宋派”。有《荆川先生文集》。 ► 5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