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训导陈公馀之筠阳

一经荐剡授官回,司教皋比讲席开。 久聚德星传世业,好施化雨育英材。 江通文水清澄底,山到筠阳翠作堆。 九载考功多擢桂,天香高折数枝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剡(yǎn):地名,今浙江省金华市东南。
  • 司教(sī jiào):指主管教育的官员。
  • 皋(gāo):高处。
  • 比讲(bǐ jiǎng):比喻讲学。
  • 席开(xí kāi):指开设座位,即准备讲学。
  • 德星(dé xīng):指德才出众的人。
  • 化雨(huà yǔ):比喻教化如雨滋润。
  • 英材(yīng cái):才华出众的人。
  • 文水(wén shuǐ):指文采出众的人。
  • 筠阳(jūn yáng):地名,今浙江省金华市东南。
  • 九载(jiǔ zǎi):九年。
  • 考功(kǎo gōng):指考核功绩。
  • 擢桂(zhuó guì):比喻选拔优秀人才。
  • 天香(tiān xiāng):指上天赐予的香气,比喻才华出众。

翻译

送训导陈公馀之筠阳

一经推荐,被任命到剡授官职,主管教育的官员在高处比喻讲学的座位已经准备好。长期聚集德才出众的人,传承着家族的事业,擅长施展教化之雨,培育出才华出众的人才。江水通达,文采出众清澈底部,山峰一直延伸到筠阳,翠绿如堆。九年来,多次因功绩被提拔,才华出众的人如同高折数枝的天香一般频繁出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训导陈公馀去筠阳的场景。诗人通过描写官职晋升、教育事业、人才培养等内容,表达了对陈公馀的赞美和祝福。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修辞手法,展现了诗人对陈公馀的敬佩之情,同时也展现了对教育事业和人才培养的重视。整体氛围优美,意境深远。

唐文凤

明徽州府歙县人,字子仪,号梦鹤。唐桂芳子。父子俱以文学擅名。永乐中,以荐授兴国县知县,著有政绩。改赵王府纪善。卒年八十有六。有《梧冈集》。 ► 4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