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石歌

不周山崩天柱折,天倾西北形露缺。 混沌已分元气裂,女娲补之毋乃拙。 炼石五色生紫烟,云粘霞缀恐未坚。 列宿参差自环绕,璇杓耀芒安次躔。 后来星陨化为石,少阳少刚同气质。 沉思应是娲皇遗,晕映珠联犹玓瓅。 何年下坠新安城,砥平瑩滑常晶荧。 六丁呵护神鬼守,肯与人世镌碑铭。 移来独在万山顶,妥置琳宫秋月冷。 步虚声歇刚风吹,瀛海神游梦初醒。 扬州道士骑鹤仙,几回朗诵黄庭篇。 簪冠佩剑爽思袭,澄空浸水光相连。 土花莫蚀埃尘净,劫火难燃离斧刃。 宁戚扣角那能歌,秦人施鞭安敢运。 非产庐阜非太湖,赤瑛为骨琼为肤。 煌煌耿耿三四点,如此至宝寰区无。 好共兹山镇悠久,夜夜祥光照穹垕。 不磨不泐千万年,留向瑶坛长礼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不周山:传说中的一座神山,位于中国湖北省宜昌市境内,又称为西岳。天柱:传说中支撑天空的柱子。混沌:指混沌初开的状态。女娲: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物,被认为是人类的始祖之一。炼石五色:指炼制成五彩石。列宿:指星宿。璇杓:指北斗七星。少阳:指太阳。娲皇:传说中女娲的尊称。珠联犹玓瓅:比喻星辰璀璨如珠宝。新安城:古代中国地名,今安徽省安庆市。砥平:平坦如砥石。瑩滑:光滑。晶荧:晶莹明亮。六丁:传说中守护神石的六位神仙。镌碑铭:刻石纪念。琳宫:传说中女娲居住的宫殿。瀛海:神话传说中的海洋。扬州:中国古代地名,今江苏省扬州市。黄庭篇:指《黄庭经》。琼:美玉。穹垕:天穹。瑶坛:神话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翻译

七星石歌

不周山崩塌,支撑天空的天柱折断,天空向西北倾斜,形状显露出缺口。混沌初开时元气分离,女娲修补天空,但修补得并不完美。炼制的五彩石冒出紫色烟雾,云雾缠绕,霞光闪烁,似乎还不够坚固。星宿错落环绕,北斗七星闪耀着光芒,安静地旋转。后来这些星星坠落成为石头,少阳的刚烈气质依然存在。思考之下应该是女娲留下的遗物,星石映照着宝石般的光芒。何时坠落到新安城,表面平坦光滑,常常闪烁晶莹的光芒。六位神仙守护着这些神秘的石头,不愿意与人间刻石纪念。这些石头被移至万山之巅,安放在琳宫中,秋夜月光冷冽。仿佛步虚声音停止,刚烈的风吹拂,仿佛在瀛海中神游,梦醒初醒。扬州的道士骑着仙鹤,多次吟诵《黄庭经》。头戴冠冕,腰佩剑,清澈的空气中水光相连。土花不受尘埃侵蚀,劫火难以燃烧,离斧的刃。宁愿戚扣角也不愿歌唱,秦人施鞭也不敢运动。不是庐山,也不是太湖,赤红的石头是骨头,晶莹的石头是皮肤。闪烁着光芒的三四点,如此宝贵的石头在世界上独一无二。愿这座山永远守护着这些石头,夜夜祥光照耀着天穹。经历千万年不磨不灭,留在瑶坛上,长久地接受人们的敬礼。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神话传说中的七星石的故事,通过诗人的笔触,将古代神话中的神秘与神奇展现得淋漓尽致。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意义和华丽的修辞手法,展现了古代文化中对自然、神话和传说的独特理解。整首诗意境优美,描绘细腻,让人仿佛置身于神话传说之中,感受到那种神秘而古老的氛围。

唐文凤

明徽州府歙县人,字子仪,号梦鹤。唐桂芳子。父子俱以文学擅名。永乐中,以荐授兴国县知县,著有政绩。改赵王府纪善。卒年八十有六。有《梧冈集》。 ► 4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