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宁寺尘外楼四首

金门十载笑重登,归去仍依白社僧。 虚馆静听宵蚁战,远山时见夏云蒸。 巳甘散栎终年计,耻逐冥鸿万里腾。 为问洛城冠盖侣,鬓毛销尽得闲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金门:指佛教寺庙的大门,这里指寺庙。
  • 白社僧:指在白社(佛教寺庙)里的僧人。
  • 宵蚁:指夜晚的蚂蚁。
  • 巳甘:指甘愿。
  • 散栎:指散步在橡树林中。
  • 冥鸿:指飞翔在遥远天际的大雁。
  • 洛城:指洛阳城,古代中国的一个重要城市。

翻译

金门笑迎我再次登门,离去后仍依偎在白社的僧人身旁。 在寂静的空房里聆听夜晚蚂蚁的争斗,远处的山峰时常被夏日的云雾笼罩。 甘愿漫步在橡树林中,不愿追随飞翔千里的大雁。 请问在洛阳城,有何人能与我一同分享冠盖之乐,直至鬓发尽白,终得片刻安宁。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天宁寺尘外楼的生活和心情。诗人通过描绘寺庙、僧人、夜晚的蚂蚁、远山的云雾、橡树林和飞翔的大雁等元素,展现了一种宁静、淡泊、随性的生活态度。诗中表达了对于安静、自由、与自然相处的向往,同时也表现了对于世俗烦扰的厌倦和追求内心宁静的愿望。整首诗意境深远,富有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境界的追求和对于内心平静的向往。

唐顺之

唐顺之

明常州府武进人,字应德,一字义修,称荆川先生。嘉靖八年会试第一。曾协助总督胡宗宪讨倭寇,谓御敌上策,当截之海外,纵使登陆,则内地受祸。曾亲率舟师,邀敌于长江口之崇明。三沙告急,督户镗、刘显赴援,亲跃马布阵,持刀直前。以功升右佥都御史、凤阳巡抚。学问广博,通晓天文、数学、兵法、乐律等,兼擅武艺,提倡唐宋散文,与王慎中、茅坤、归有光等被称为“唐宋派”。有《荆川先生文集》。 ► 5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