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城怀古二首

户口十馀万,承平亦富哉。 人烟今寂寞,洪势自喧豗。 可有名驹子,空馀戏马台。 登临兴不尽,挽缆故相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彭城:古地名,今江苏徐州。
  • 洪势:洪水之势。
  • 喧豗(xuān huī):喧闹声。
  • 名驹子:指名马,这里可能指历史上的名将或英雄。
  • 戏马台:古代用于驯马、赛马的高台。

翻译

彭城,曾有十余万户口,太平盛世时也是富饶之地。 如今人烟稀少,显得寂寞,只有洪水的喧闹声依旧。 这里是否还有名马留存,只剩下戏马台空自矗立。 登临此地,感慨万千,兴致未尽,却被挽缆催促离去。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彭城昔日的繁华与今日的寂寞,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诗中“人烟今寂寞,洪势自喧豗”一句,以洪水的喧闹声反衬出人烟的稀少,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的感染力。末句“登临兴不尽,挽缆故相催”则抒发了诗人对彭城历史遗迹的留恋与无奈离去的情感。

洪焱祖

元徽州歙县人,字潜夫,号杏庭。由平江路儒学录迁绍兴路儒学正,调衢州路儒学教授,擢处州路遂昌县主簿,以休宁县尹致仕。有《杏庭摘稿》、《尔雅翼音释》等。 ► 7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