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十日命次儿文凤携琴谒张仲贤知县是晚宿澄塘兰若同吴德渊文凤联句以叙阳关别意云

丈夫不作儿女泪,独立荒郊望秋树。 今晨抱琴谒侯门,一曲宫商美无度。 离鸾别鹤遇知音,流水高山得真趣。 老僧香焚螺甲烟,小童茶瀹龙团味。 石蒲含雨漾寒波,径竹迎风滴晴翠。 诗成稽首西方仙,老去逃名秃长孺。 堂前桂吐月中花,溪上人呼烟际渡。 幽亭一个剪茆茨,净渚数层集鸥鹭。 次公无酒狂杀狂,巢父掉头去复去。 攀辕截镫苦留连,对月临风莽回互。 布帆百折转清江,芦雁数声隔浓雾。 凤凰台上帝王居,虎豹关中英杰聚。 紫薇露湿宫衣香,红药风微省郎署。 张公岂独上谏章,忧国终当减租赋。 行年六十老弟昆,此日寻常愧师傅。 鱼书一纸报平安,慰我交情发深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宫商(gōng shāng):古代五音中的两个音级,这里指音乐。
  • 离鸾别鹤:比喻离别的夫妻或伴侣。
  • 流水高山:比喻高雅的音乐或艺术。
  • 螺甲:一种香料,用于焚烧以产生香气。
  • 龙团:指茶饼,这里指好茶。
  • 石蒲:一种水生植物,常用于园林装饰。
  • 径竹:小径旁的竹子。
  • 西方仙:指佛教中的西方极乐世界的仙人。
  • 秃长孺:指年老的僧人。
  • 月中花:指桂花,因其香气浓郁,常被比喻为月中之花。
  • 烟际渡:指远处烟雾中的渡口。
  • 剪茆茨:修剪茅草,这里指简陋的亭子。
  • 鸥鹭:水鸟,常用来象征宁静和自由。
  • 次公:指次子,这里指作者的次儿文凤。
  • 巢父:古代隐士,这里指隐居的人。
  • 攀辕截镫:形容极力挽留。
  • 回互:交错,这里指心情复杂。
  • 紫薇:一种植物,也指宫廷中的高官。
  • 红药:指红芍药,这里指美丽的花卉。
  • 省郎署:指中央政府的官署。
  • 鱼书:指书信,因古代书信常用鱼形封缄。

翻译

大丈夫不会像儿女那样流泪,独自站在荒凉的郊外望着秋天的树木。今天早晨我带着琴去拜访侯门,一曲音乐美妙无比。离别的夫妻遇到了知音,高雅的音乐得到了真正的乐趣。老僧焚烧着螺甲香,小童泡着龙团茶。石蒲在雨中泛起寒波,径旁的竹子在风中滴下晴天的翠绿。诗成后我向西方仙人叩首,年老后我逃避名声,像秃头的老僧。堂前的桂花像月中的花朵,溪边的人呼唤着远处的渡口。幽静的亭子简陋而干净,清澈的水边聚集着鸥鹭。次子文凤无酒而狂,像巢父一样掉头离去。我极力挽留,心情复杂地对着月亮和风。布帆在清江中百折不挠,芦雁的叫声隔着浓雾传来。凤凰台上的帝王居所,虎豹关中的英杰聚集。紫薇花上的露水湿润了宫衣,红芍药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张公不仅上谏章,还忧国忧民减少租赋。年过六十的我与弟弟们,今天我感到平常而愧对师傅。一封书信报平安,深深地安慰了我的交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次儿文凤一同前往拜访张仲贤知县的情景,以及他们在澄塘兰若的联句活动。诗中,作者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他对音乐、自然和友情的深刻感悟。诗中的“离鸾别鹤”、“流水高山”等词句,不仅体现了作者对音乐艺术的热爱,也表达了他对知音难寻的感慨。同时,诗中的自然景物描写,如“石蒲含雨”、“径竹迎风”,增添了诗的意境美。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人生体验。

唐桂芳

元明间歙县人,一名仲,字仲实,号白云,又号三峰。唐元子。少从洪焱祖学。元至正中,授崇安县教谕,南雄路学正。以忧归。朱元璋定徽州,召出仕,辞不就。寻摄紫阳书院山长。卒年七十有三。有《白云集》等。 ► 3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