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 · 季春五日有感而作歌以自适也

百年光景霎时閒。镜中看。鬓成斑。历遍人閒、万事不如閒。断送馀生消底物,兰可佩,菊堪餐。 功名场上税征鞍。退时难。处时安。生怕红尘、一点污儒冠。便恁归来嗟已晚,那更待,买青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霎时閒(shà shí xián):极短的时间内的空闲。
  • 鬓成斑:指头发两鬓开始出现斑白。
  • 断送:消耗,消磨。
  • 消底物:消磨时光的东西。
  • 兰可佩:兰花可以佩戴,象征高洁。
  • 菊堪餐:菊花可以食用,也象征高洁。
  • 税征鞍:比喻卸下功名的负担。
  • 退时难:退隐的时候难以做到。
  • 处时安:处于世俗之中却能保持安宁。
  • 生怕:非常担心。
  • 红尘:尘世,指世俗的纷扰。
  • 一点污儒冠:一点世俗的污染玷污了儒者的帽子,即保持清高不易。
  • 便恁:就这样。
  • 嗟已晚:叹息已经晚了。
  • 买青山:指隐居山林。

翻译

百年的人生光景在极短的时间内就过去了。照镜子一看,两鬓已经斑白。经历了人间种种,发现没有什么比闲适更可贵。消磨余生的时光,有什么比得上佩戴兰花、食用菊花呢?

在功名的战场上卸下征战的鞍具。退隐虽然难,但处于世俗中却能保持安宁。非常担心世俗的一点点污染玷污了儒者的帽子。就这样回来,叹息已经晚了,更何况还要等待去买青山隐居。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短暂和功名虚幻的感慨,以及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保持清高的执着。通过对比世俗与闲适,作者强调了内心的安宁与高洁,同时也流露出对隐居生活的渴望。整首词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元代文人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精神风貌。

段成己

金稷山人,字诚之,号菊轩。段克己弟。哀宗正大间进士,授宜阳主簿。入元不仕。 ► 26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