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研师寄寄翁
有客抗尘容,不知何人斯。
自云来西秦,著脚汾之麋。
放浪三十年,野鹿不受羁。
是身寄虚空,歘若驹隙驰。
窜名书研閒,聊寄吾寄为。
游戏出三昧,我岂甄陶师。
心成应之手,觚椭各异宜。
万家且胚浑,一一非人私。
妙凝天地中,不甈亦不坯。
探怀出苍璧,炯炯光陆离。
摩挲湛秋水,随手生寒漪。
虽凿混沌窍,太朴犹未漓。
回首铜台瓦,千载垢有遗。
坐令吕与张,羞受牛后嗤。
便当什袭藏,奚必古见奇。
待价不求售,特易诗人诗。
卷馀两牛腰,得之犹恐迟。
归来饭甑空,一字不救饥。
咀嚼诳枯肠,似高还似痴。
商财与蜡屐,优劣孰等夷。
不如且置之,安事屡解颐。
翁闻为一笑,此事非所知。
苟可适吾欲,君诗不当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抗尘容:指超脱尘世的容貌。
- 西秦:指古代秦国,位于今陕西一带。
- 著脚汾之麋:指在汾水边行走,麋指麋鹿,这里比喻自由自在。
- 放浪:放纵不羁。
- 野鹿不受羁:比喻自由自在,不受拘束。
- 歘若驹隙驰:歘(xū),忽然;驹隙,比喻时间短暂。
- 窜名书研閒:窜名,隐姓埋名;书研,指书法和绘画。
- 三昧:佛教用语,指事物的诀要或精义。
- 觚椭各异宜:觚(gū),古代书写用的竹简;椭,指形状不规则。
- 胚浑:指事物的初步形态。
- 不甈亦不坯:甈(qì),瓦器的裂纹;坯,未烧制的陶器。
- 探怀出苍璧:苍璧,青色的玉。
- 摩挲湛秋水:摩挲,抚摸;湛,清澈。
- 随手生寒漪:寒漪,寒冷的水波。
- 凿混沌窍:混沌,指天地未分时的状态;窍,孔洞。
- 太朴犹未漓:太朴,原始的朴素;漓,流失。
- 铜台瓦:指古代铜制的台和瓦,这里比喻古物。
- 牛后嗤:牛后,指牛的尾巴;嗤,嘲笑。
- 什袭藏:什袭,重重叠叠地收藏。
- 卷馀两牛腰:卷馀,指书卷的剩余部分;牛腰,比喻粗壮。
- 一字不救饥:指文字无法解决饥饿。
- 咀嚼诳枯肠:咀嚼,细细品味;诳,欺骗;枯肠,比喻空虚的内心。
- 商财与蜡屐:商财,商业利益;蜡屐,涂蜡的木屐,这里比喻无用之物。
- 优劣孰等夷:等夷,同等。
- 安事屡解颐:安事,何事;解颐,开颜。
翻译
有一位客人超脱尘世的容貌,不知他是何人。他自称来自西秦,曾在汾水边自由行走。放纵不羁三十年,如同野鹿不受拘束。他将自己的身躯寄托于虚空之中,时间匆匆如驹隙驰过。他隐姓埋名于书法和绘画之中,只是为了寄托自己的情感。他在艺术中游戏,我岂能是甄陶师。他的心与手相应,笔下的形状各异。万物初现形态,每一个都不是人为的私意。这些作品巧妙地凝聚在天地之间,既无裂纹也无未烧制的痕迹。他从怀中取出一块青玉,光芒炯炯,色彩斑斓。抚摸它如同清澈的秋水,随手便能激起寒冷的水波。虽然它像是被凿开的混沌,但原始的朴素尚未流失。回首看那古代的铜台瓦,千年之后仍有瑕疵。这使得吕与张感到羞愧,不愿被人嘲笑。便应当重重叠叠地收藏它,何必一定要见古物才觉得奇异。等待高价不求出售,特地用来换取诗人的诗作。卷起剩余的书卷,得到它还怕迟了。归来时饭甑已空,一个字也无法解决饥饿。细细品味这些文字,似乎既高雅又痴迷。商业利益与涂蜡的木屐,哪个更优劣?不如暂且放下,何必多次开颜。翁闻为一笑,此事非所知。如果能让自己的欲望得到满足,你的诗就不应推辞。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超脱尘世的艺术家,他自由不羁,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艺术之中。诗中通过对艺术作品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艺术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物质生活的淡漠,以及对精神追求的重视。整体上,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元代文人的艺术情怀和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