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

· 倪瓒
经旬卧病掩山扉,岩穴潜神似伏龟。 身世浮云渡流水,生涯煮豆爨枯萁。 红蠡捲碧应无分,白发悲秋不自支。 莫负尊前今夜月,长吟桂影一伸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经旬:经过十天,指时间较长。
  • 卧病:因病卧床。
  • 山扉:山中的门户,指隐居之处。
  • 岩穴:山洞。
  • 潜神:隐藏心思,指隐居不出。
  • 伏龟:比喻隐居不出,如龟伏于穴。
  • 身世:个人的经历和境遇。
  • 浮云:比喻飘泊不定。
  • 渡流水:比喻时间的流逝。
  • 生涯:一生的事业和经历。
  • 煮豆爨枯萁:比喻生活艰难,用枯萁(干草)煮豆,形容生活简朴。
  • 红蠡:红色的贝壳,这里可能指美丽的景象或事物。
  • 捲碧:卷起碧波,指欣赏美景。
  • 无分:没有缘分,无法享受。
  • 白发悲秋:白发象征年老,悲秋指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不自支:无法自持,难以承受。
  • 尊前:酒杯前,指饮酒的场合。
  • 长吟:长时间吟咏。
  • 桂影:月影,因传说月中有桂树,故称。
  • 伸眉:舒展眉头,表示心情舒畅。

翻译

经过十天的病卧,我紧闭山中的门户,如同潜藏在岩穴中的神龟,隐居不出。我的身世如同飘泊不定的浮云,随着流水般的时间流逝,一生的事业和经历就像用枯萁煮豆一样简朴艰难。我本应无缘欣赏那红蠡卷起的碧波美景,而面对白发和秋天的哀愁,我难以自持。但今夜,我不会辜负酒杯前的明月,我将长时间吟咏那月中的桂影,舒展我的眉头。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因病隐居山中的孤寂生活,以及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浮云”、“流水”、“煮豆爨枯萁”等,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身世的无奈和对简朴生活的接受。结尾处,诗人选择在月下吟咏,以桂影舒展眉头,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积极面对困境的精神风貌。

倪瓒

倪瓒

元明间常州无锡人,字元镇,号云林居士,又有荆蛮民、幻霞子、曲全叟、朱阳馆主等号。博学,好古。有洁癖。家雄于财,四方名士日至其门,居有清闷阁,藏书数千卷,古鼎法书,名琴奇画陈刊左右,幽迥绝尘。元顺帝至正初,忽散家财给亲故,未几兵兴,富家悉被祸,而瓒扁舟箬笠,往来太湖及松江三泖间。不受张士诚征召,逃渔舟以免。入明,黄冠野服,混迹编氓。工诗画,画山水意境幽深,以萧疏见长。与黄公望、王蒙、吴镇为元季四家。有《清闷阁集》。 ► 3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