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敬常求题画像因用同姓八事赞之

清白传家古所难,门名通德又开端。 履声未近星辰听,早带还经岁月看。 五色云中知姓氏,七株松下具衣冠。 毂推驿置非无意,谷口先须赋考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通德:指家族世代传承的德行。
  • 履声:脚步声,这里指郑敬常的声望。
  • 星辰听:比喻皇帝或高位者的听取。
  • 还经岁月看:指经历时间的考验。
  • 五色云:五彩祥云,象征吉祥。
  • 七株松:常用来象征长寿或高洁。
  • 毂推驿置:指推举人才,驿置指古代的驿站,这里比喻为推荐人才的地方。
  • 谷口:地名,这里可能指郑敬常的故乡或重要的地方。
  • 考槃:古代的一种乐器,这里可能指郑敬常的音乐才能或文化成就。

翻译

传承清白的家风自古难寻,家门以德行闻名又是一个新的开始。 脚步声还未接近,星辰般的尊贵已开始倾听,早已经历岁月的考验。 在五彩祥云中知晓他的姓氏,七株松下穿戴整齐的衣冠。 推举人才并非无意,谷口之地,他应先赋诗表达其深远的思考。

赏析

这首诗赞颂了郑敬常的家族美德和个人才华。诗中“清白传家”和“门名通德”强调了家族的道德传承和声望,而“履声未近星辰听”则形象地描绘了郑敬常的声望之高。后两句通过“五色云”和“七株松”的意象,进一步以吉祥和高洁的象征来赞美郑敬常。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对他才华的认可和对其未来成就的期待。整首诗语言典雅,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元代诗人凌云翰的文学功底和对人物的深刻理解。

凌云翰

元明间浙江仁和人,字彦翀。博览群籍,通经史,工诗。元至正间举人。洪武初以荐,授成都府学教授。后坐事谪南荒。有《柘轩集》。 ► 80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