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李鍊师古体一首

英英山上云,决决涧中水。 云水无定踪,浮生安足恃。 所以古达徒,束发弃妻子。 洞门扫松华,丹灶鍊石髓。 功成骑日月,道大等天地。 宛陵识李君,文华烂如绮。 抱琴坐晚凉,清音锵玉指。 画虎拂轻绡,悲风生远树。 古道嗟何如,薄俗良已矣。 下乘淹骅骝,太仓饱鼯鼠。 宁自守黄冠,切勿羡青紫。 愧予蓬藿姿,失身在泥滓。 何当受真诀,莫夜三叩齿。 松根生茯苓,一杯荐芳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英英:形容云彩的美丽。
  • 决决:形容水流的声音。
  • 浮生:指人生。
  • 达徒:指有远大志向的人。
  • 束发:古代男子成年时束发,这里指成年。
  • 丹灶:炼丹的炉子。
  • 石髓:传说中的仙药。
  • 骑日月:比喻超凡脱俗,达到神仙境界。
  • 宛陵:地名,今安徽宣城。
  • 烂如绮:形容文采华丽。
  • 抱琴:弹琴。
  • 清音:清脆悦耳的声音。
  • 锵玉指:形容弹琴的手指如玉般洁白有力。
  • 画虎:比喻技艺高超。
  • 轻绡:轻薄的丝绸。
  • 悲风:凄凉的风。
  • 下乘:低级的境界。
  • 骅骝:良马。
  • 太仓:国家的大仓库。
  • 鼯鼠:一种小动物,这里比喻小人。
  • 黄冠:道士的帽子,代指道士。
  • 青紫:古代高官的服饰颜色,代指高官。
  • 蓬藿姿:形容自己的形象卑微。
  • 泥滓:泥泞,比喻低贱的环境。
  • 真诀:道教的秘法。
  • 莫夜:深夜。
  • 叩齿:道教的一种修炼方法。
  • 茯苓:一种药材。
  • 芳芷:香草。

翻译

山上的云彩美丽动人,涧中的水流声清脆悦耳。云和水都没有固定的踪迹,人生又怎能依靠?因此,古代有远大志向的人,成年后就抛弃了妻子儿女。他们在洞门前扫去松花,用丹灶炼制仙药石髓。功成后能骑乘日月,大道与天地同在。宛陵的李君,文采华丽如绮。他抱着琴在晚凉中弹奏,清脆的声音如玉指敲击。他画虎于轻薄的丝绸上,悲风从远树中生出。古道令人感叹,薄俗已成过去。低级的境界让良马淹没,国家的大仓库让小人饱食。宁愿自己守着道士的身份,也不要羡慕高官的荣耀。我为自己的卑微形象感到羞愧,失身于泥泞之中。何时能得到道教的秘法,深夜中叩齿修炼。松根下长出茯苓,一杯香草献上。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云水无定、古达徒弃家修道等意象,表达了作者对浮生无常、追求超脱境界的向往。诗中赞美了李鍊师的文采与琴艺,同时抒发了对古道的怀念与对薄俗的批判。最后,作者表达了自己对道教秘法的渴望,以及对清修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展现了元代诗歌的独特魅力。

唐桂芳

元明间歙县人,一名仲,字仲实,号白云,又号三峰。唐元子。少从洪焱祖学。元至正中,授崇安县教谕,南雄路学正。以忧归。朱元璋定徽州,召出仕,辞不就。寻摄紫阳书院山长。卒年七十有三。有《白云集》等。 ► 3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