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里吴仲机聚石族于窗外被之以菖蒲濯之以涟漪而象诸山焉大夫士咸咏歌之珠玉盈帙里人程仁表以仲机命来徵诗予养痾之日已久愧笔砚荒落且闻西席郑予明编诗甚精于品鉴不知鄙作可以铨次否一笑一笑

溪南宾主皆好奇,平生石癖人所知。鞭笞无胫千里致,一旦位别分宗枝。 每疑鬼工凿混沌,混沌既破清浊离。高低起伏波浪势,无乃此山能似之。 何须扳援昆崙顶,何须陟降泰华陲。分明六丁精猛力,夜半奋击千钧锤。 只今蟠屈小窗外,尚觉馀润生鳞鬐。良工未敢满高价,盆池暂濯清涟漪。 谺者为岩缺为洞,剡者为槊张为旗。?珑密伺乍掩映,委曲暗想犹崄巇。 金刀谁剪菡萏蕊,铁网自罥珊瑚枝。青青菖蒲已旖旎,采采卷耳同葳蕤。 天开晴云走浩浩,日暮暧翠收迟迟。君不见栾城父子百代师,木假正以文字娱。 乌飞兔走几朝夕,英华消歇良堪悲。岂若吴君处幽阒,冠带济济哦书诗。 郑郎编诗继骚雅,牛驮马载琼琚词。便当乞我九节杖,高秋咽露珠累累。 眼明如月发返黑,黄石再有相逢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jìng):小腿。
  • 宗枝:家族的分支。
  • 混沌:天地未分前的状态。
  • 陟降 (zhì jiàng):上下行走。
  • 六丁:道教中的六位神祇,常被认为是天界的力士。
  • 蟠屈 (pán qū):弯曲盘绕。
  • 馀润 (yú rùn):多余的润泽。
  • 鳞鬐 (lín qí):鱼鳞和鱼鳍。
  • (xiā):山谷中的空洞。
  • (yǎn):削尖。
  • (shuò):古代的一种长矛。
  • ?珑 (qī lóng):形容玉石的精致。
  • 委曲 (wěi qū):曲折。
  • 崄巇 (xiǎn xī):险峻。
  • 菡萏 (hàn dàn):荷花。
  • (juàn):悬挂。
  • 旖旎 (yǐ nǐ):柔美。
  • 葳蕤 (wēi ruí):茂盛。
  • 暧翠 (ài cuì):昏暗的绿色。
  • 栾城父子:指古代的文学家。
  • 乌飞兔走:比喻时间流逝。
  • 幽阒 (yōu qù):幽静。
  • 哦书诗:吟咏诗歌。
  • 骚雅:指《诗经》中的《国风》和《大雅》。
  • 琼琚 (qióng jū):美玉。
  • 九节杖:传说中的仙人所用的杖。
  • 黄石:指黄石公,传说中的仙人。

翻译

溪南的宾主都很好奇,平生对石头的爱好是人所共知的。他们不惜千里迢迢地运来石头,一旦石头被分别放置,就形成了各自家族的分支。

人们常常怀疑这些石头是鬼斧神工凿出来的,一旦天地分开,清浊分离。石头高低起伏,像是波浪的形态,仿佛这些山峰能够模仿它。

无需攀登昆仑山顶,也无需上下泰华山边。这些石头分明是六丁神祇的精猛力,夜半时分奋力击打千钧锤所成。

如今这些石头盘绕在小窗外,还觉得它们有多余的润泽,像是鱼鳞和鱼鳍。技艺高超的工匠还未敢定出高价,只是暂时将它们放在盆池中,用清涟漪洗涤。

山谷中的空洞变成了岩洞,削尖的石头像是长矛和旗帜。精致的玉石时而掩映,曲折的景象让人想象其险峻。

谁用金刀剪下荷花的蕊,谁用铁网悬挂珊瑚枝。青青的菖蒲已经柔美,采采的卷耳同样茂盛。

天空中晴朗的云彩浩浩荡荡,日暮时分昏暗的绿色渐渐消失。你看,栾城父子是百代文学的师表,木制的书架正是用来享受文字的乐趣。

乌飞兔走,时光流逝,英华消散,实在令人悲哀。但吴君却能处在一个幽静的地方,戴着冠带吟咏诗歌。

郑郎编诗继承了《国风》和《大雅》的传统,牛驮马载着美玉般的词句。就应该请我拿着九节杖,高秋时节,露珠累累,眼睛明亮如月,头发反而黑了,黄石公再有相逢的时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溪南宾主对石头的独特爱好,以及他们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创造。诗中通过对石头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与人工的和谐结合,以及对美的无限追求。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文学传统的尊重。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唐桂芳

元明间歙县人,一名仲,字仲实,号白云,又号三峰。唐元子。少从洪焱祖学。元至正中,授崇安县教谕,南雄路学正。以忧归。朱元璋定徽州,召出仕,辞不就。寻摄紫阳书院山长。卒年七十有三。有《白云集》等。 ► 3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