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十七夜偶尝苦笋与叔固彦章志亨叔侄联句并用述怀
晓行□□□,春圃笋纤纤。
势健争先出,行分续后添。
触藩和叶破,穿壁带泥粘。
犊角形虽瘐,猫头味不兼。
夷齐全节操,王解异贪廉。
玉版霏霏嫩,玳簪剡剡尖。
清凉生肺腑,淡薄胜齑盐。
諌果嘉同苦,思莼陋绝甜。
祖生鞭已试,苏武节难歼。
便使馋涎忍,休令饱腹厌。
常怜风入户,不见雨侵檐。
色映琉璃枕,阴浮翡翠帘。
坚贞谁与友,正直尔休谦。
好拟渭川富,终奇淇澳瞻。
相逢心独喜,得句手还拈。
坐久云生席,更深月露奁。
未看巢叶凤,空叹上竿鲇。
薄世皆眼白,吾侪徒首黔。
七贤人品异,六逸姓名潜。
座上唐夫子,居然有紫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犊角(dú jiǎo):小牛的角,此处比喻竹笋的形状。
- 猫头:指竹笋的顶部,形状似猫头。
- 夷齐:指古代的贤人伯夷和叔齐,他们因守节不食周粟而饿死,此处比喻竹笋的节操。
- 玉版:形容竹笋的质地如玉般细腻。
- 玳簪(dài zān):玳瑁制的发簪,此处形容竹笋尖锐如玳簪。
- 諌果(jiàn guǒ):劝谏的结果,此处指苦笋的味道。
- 思莼(sī chún):思念莼菜,莼菜是一种水生植物,味美。
- 祖生:指东晋名将祖逖,此处比喻竹笋的坚韧。
- 苏武:西汉时期的忠臣,被匈奴囚禁十九年而不屈,此处比喻竹笋的节操。
- 馋涎(chán xián):因贪食而流出的口水。
- 休令:不要使。
- 琉璃枕:用琉璃制成的枕头,此处形容竹笋的颜色。
- 翡翠帘:用翡翠装饰的帘子,此处形容竹笋的色泽。
- 渭川:指渭水流域,古代著名的竹产地。
- 淇澳(qí ào):指淇水之滨,也是古代著名的竹产地。
- 七贤:指竹林七贤,魏晋时期的七位名士。
- 六逸:指六位隐逸的贤人。
- 紫髯(zǐ rán):紫色的胡须,此处形容唐夫子的特征。
翻译
清晨行走,春日的园圃中竹笋纤细嫩绿。它们争先恐后地生长,有的刚刚破土而出,有的已经穿透了泥土。竹笋的形状虽然瘦小,但顶部却像猫头一样有趣。它们保持着伯夷叔齐般的节操,王者的解剖也区分了贪与廉。竹笋的质地如玉般细腻,尖端锐利如玳瑁簪。它们带来的清凉感渗透肺腑,淡薄的味道胜过齑盐。苦笋的味道虽然苦涩,却胜过思念的莼菜。它们像祖逖的鞭子一样坚韧,像苏武的节操一样不屈。即使让人馋涎欲滴,也不应让它们被饱腹所厌弃。常常怜爱风吹入室,却不见雨水侵入屋檐。竹笋的颜色映照着琉璃枕,阴影如翡翠帘般浮动。它们的坚贞与正直,值得我们与之交友,无需谦虚。好似渭川的富饶,终将奇观淇澳的瞻仰。相逢时心中独喜,得句时手还拈着笔。坐久了,云朵似乎生在席上,夜深了,月露如妆奁般清澈。还未看到巢中的凤凰,却已叹息上竿的鲇鱼。薄世中人们的眼光短浅,我们这些人的首领却深沉。七贤的人品各异,六逸的姓名隐匿。座上的唐夫子,显然有着紫色的胡须。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竹笋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坚韧不拔、节操高尚的品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典故,如将竹笋比作伯夷叔齐、祖逖和苏武,强调了其坚贞不屈的精神。同时,通过对竹笋生长环境的描写,传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追求和对世俗的淡泊态度。
唐桂芳
元明间歙县人,一名仲,字仲实,号白云,又号三峰。唐元子。少从洪焱祖学。元至正中,授崇安县教谕,南雄路学正。以忧归。朱元璋定徽州,召出仕,辞不就。寻摄紫阳书院山长。卒年七十有三。有《白云集》等。
► 302篇诗文
唐桂芳的其他作品
- 《 仁仲学正见予竹冠蓬鬓形状偻伛无异八十 》 —— [ 元 ] 唐桂芳
- 《 题方起莘五马图 》 —— [ 元 ] 唐桂芳
- 《 伏读高昌佥宪公唐律十二首爱其清新雄杰殆本天成非吟哦造次可得韩退之慕樊宗师文苏子瞻拟黄鲁直体惟其有之是以似之区区虽欲效颦第恐唐突西施耳和游张公洞 》 —— [ 元 ] 唐桂芳
- 《 十月二十又一日奉家君偕镏复叔留藤坑山中因憩涧石有作 》 —— [ 元 ] 唐桂芳
- 《 寄吴子静先生 》 —— [ 元 ] 唐桂芳
- 《 湖天即景 》 —— [ 元 ] 唐桂芳
- 《 暇日登尚絅秀才楼居率成四律以贺 》 —— [ 元 ] 唐桂芳
- 《 程国宝有诞孙之庆留饮欢洽醉中谩成一绝以谢 》 —— [ 元 ] 唐桂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