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 送徐大山

· 姚燧
崇仁送行役,回首十周星。因今常武丞去,衣绣记曾经。西北桃源山峻,东北洞庭春尽,浩浩际沧溟。鄂渚玉薪米,连月雨冥冥。 天气佳,殊未暮,莫扬舲。便令绾印迟上,谁夺老槐厅。一语嗟卑乌用,览镜还宜自重,如此鬓毛青。轩冕暮涂看,驭日与鞭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崇仁:尊崇仁德。
  • 行役:因公务而跋涉在外。
  • 周星:指十二年,古代以岁星(木星)运行一周天为一“周星”。
  • 常武:古代地名,今河南省新郑市一带。
  • 衣绣:穿着锦绣衣服,比喻显贵。
  • 桃源山: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指风景优美之地。
  • 洞庭:指洞庭湖,中国第二大淡水湖,位于湖南省北部。
  • 浩浩:形容水势浩大。
  • 沧溟:大海。
  • 鄂渚:地名,今湖北省鄂州市。
  • 玉薪米:珍贵的柴火和粮食。
  • 冥冥:形容天气阴沉或昏暗。
  • 扬舲:扬帆启航。
  • 绾印:指掌管印信,即担任官职。
  • 老槐厅:指官府中的办公场所。
  • 嗟卑:叹息地位低下。
  • 览镜:照镜子,比喻自我反省。
  • 鬓毛青:指头发尚未变白,比喻年纪尚轻。
  • 轩冕:古代大夫以上官员的车乘和冕服,借指官位爵禄。
  • 暮涂:晚年。
  • 驭日与鞭霆:驾驭太阳和鞭策雷霆,比喻掌握极大的权力和能力。

翻译

尊崇仁德,送别因公务远行的人,回首已是十二年过去。如今常武的丞相离去,穿着锦绣衣服的记忆犹新。西北的桃源山高峻,东北的洞庭湖春意已尽,浩浩荡荡的大海无边无际。鄂州的珍贵柴火和粮食,连月来天气阴沉多雨。

天气晴朗,天色尚未晚,不要急着扬帆启航。即使暂时不能掌管印信,谁又能夺走我在老槐厅的职位呢?叹息地位低下又有何用,照镜子时更应自重,毕竟头发还未变白。晚年看官位爵禄,我依然能驾驭太阳和鞭策雷霆。

赏析

这首作品是姚燧为送别徐大山而作,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官场生涯的反思,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和对人生境遇的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地理和天文意象,如桃源山、洞庭湖、沧溟等,展现了壮阔的自然景象,同时也隐喻了人生的起伏和变迁。末句以“驭日与鞭霆”作结,彰显了作者不凡的抱负和豪迈的情怀,即使面对晚年的官场生涯,依然保持着掌控一切的自信和力量。

姚燧

姚燧

元洛阳人,字端甫,号牧庵。姚枢侄。早年丧父,由伯父姚枢抚养。为许衡弟子。初以荐为秦王府文学。武宗至大间历官至集贤大学士、翰林学士承旨。为文闳肆该洽,有西汉风。卒谥文。有《牧庵集》。 ► 8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