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二十三日夜分雨作凉风飒然木叶萧瑟绝似往年七八月感时物之变不能为怀漫浪成诗聊以自释

云压虚檐黯不收,雨声飞妥碧山头。 帘帏清彻三更梦,枕簟凉生五月秋。 入夜悲风何淅沥,先时病叶已飕飗。 心非木石能无感,唤起悠悠故国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帘帏(lián wéi):帘子和帐幕。
  • 枕簟(zhěn diàn):枕头和席子。
  • 飕飗(sōu liú):形容风声。

翻译

云层低压,使得屋檐显得暗淡无光,雨声飘洒在碧绿的山头。 帘幕和帐幕在清冷的夜风中显得格外清晰,三更梦醒时分,五月里枕席间凉意生起,仿佛已是秋天。 夜晚的悲风为何如此凄厉,先前病弱的树叶已被风吹得飕飗作响。 我的心并非木石,怎能不有所感触,这唤起了我对故国的深深忧愁。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五月二十三日夜晚,雨后凉风带来的秋意,以及由此引发的诗人对故国的思念之情。诗中,“云压虚檐黯不收”一句,以云层的低压和屋檐的暗淡,形象地表现了雨后的沉闷氛围。“帘帏清彻三更梦,枕簟凉生五月秋”则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了夜晚的清凉和诗人的孤寂感受。最后两句“心非木石能无感,唤起悠悠故国愁”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故国的深切怀念和无法释怀的忧愁。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段克己

克己,字复之,河东人,世居绛之稷山。幼时与弟成己并以才名,礼部尚书赵秉文识之,目之曰「二妙」,大书「双飞」二字名其里。金末以进士贡。北渡后,与成己避地龙门山中,馀廿年而卒,人称为遁庵先生。泰定间,孙吏部侍郎辅合克己、成己遗文为《二妙集》,刻之家塾。临川吴澄为之序曰:河东二段先生,心广而识超,气盛而才雄。其诗如:「冤血流未尽,白骨如山丘。」「四海疲攻战,何当洗甲兵。」盖陶之达,杜之忧,兼而有之者也。 ► 18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