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刘叔谠赴潮州韩山山长
揭阳海陬郡,溪谷藏雾毒。贾区乃在城,积居跨南服。
凡今仕者往,喜气溢僮仆。非轻万里途,盖善千金蓄。
子行携束书,言就韩山读。韩山祀昌黎,有酒有肴蔌。
骑麟想来过,盻盻揽遗躅。汛除蛮风清,沾溉时雨足。
以兹为教首,如日升若木。何必鳄避溪,已看鸡应卜。
今人慕古人,未免伤抑促。儒官实閒散,岁廪七十斛。
饱饭取诗哦,云月与追逐。宁无赵子徒,弹琴和予筑。
是将实装橐,果胜美粱肉。毋羞宦辙卑,所志三年谷。
子其厚韩山,听我歌《独漉》。我歌傥无證,并讯两黄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揭阳:地名,今广东省揭阳市。
- 海陬:海边偏远的地方。
- 贾区:商业区。
- 积居:积累的财富。
- 南服:指南方的地区。
- 僮仆:仆人。
- 束书:装书的包裹。
- 韩山:山名,位于潮州。
- 昌黎:韩愈的别称,因其为昌黎人。
- 肴蔌:菜肴。
- 骑麟:骑着麒麟,象征高贵的出行方式。
- 盻盻:注视的样子。
- 遗躅:遗留下来的足迹。
- 汛除:清除。
- 蛮风:指边远地区的习俗。
- 沾溉:滋润。
- 时雨:及时的雨。
- 教首:教育的首要任务。
- 若木:神话中的树,比喻光明。
- 鳄避溪:韩愈曾写《鳄鱼文》,此处指韩愈的影响力。
- 鸡应卜:用鸡占卜,此处指吉祥的预兆。
- 儒官:指教书的人。
- 岁廪:每年的俸禄。
- 斛:古代容量单位,一斛为十斗。
- 赵子徒:可能指赵姓的朋友。
- 弹琴:弹奏琴。
- 和予筑:与我一起筑巢,比喻共同生活。
- 装橐:装载行李。
- 粱肉:精美的食物。
- 宦辙:官场生涯。
- 三年谷:比喻短期的收获。
- 《独漉》:古乐府诗名,此处指作者的诗。
- 两黄鹄:两只黄鹄,比喻朋友。
翻译
在揭阳这个海边的偏远郡县,溪谷中隐藏着雾气和毒气。城中的商业区却是财富积累之地,跨越了南方的广大地区。现在前往那里做官的人,连仆人都充满了喜悦的气息。不是因为他们不畏惧万里的旅途,而是因为他们善于积累千金。
你带着书籍前往,说是要去韩山读书。韩山上供奉着韩愈,那里有酒有菜肴。想象中骑着麒麟经过,专注地凝视着留下的足迹。清除边远地区的习俗,滋润着及时的雨。以此作为教育的首要任务,就像太阳升起在若木之上。
不必担心鳄鱼会避开溪流,已经看到了鸡的占卜预示着吉祥。现代人羡慕古人,未免感到压抑和急促。作为教书的人其实很闲散,每年有七十斛的俸禄。吃饱饭后吟诗,与云月一起追逐。难道没有赵姓的朋友,与我一起弹琴筑巢。
这将充实你的行李,胜过美味的食物。不要因为官职低微而感到羞愧,你的志向在于三年的收获。你要好好珍惜韩山,听我唱《独漉》。如果我的歌没有得到证实,那就去问那两只黄鹄吧。
赏析
这首诗是柳贯送别刘叔谠赴潮州韩山山长时所作,诗中表达了对友人远行的祝福和对教育事业的期望。诗人通过对揭阳的描述,展现了边远地区的特色和商业的繁荣,同时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诗中运用了许多象征和比喻,如“骑麟”、“若木”等,增强了诗歌的意境和深度。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既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也体现了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柳贯
元婺州浦江人,字道传,号乌蜀山人。受性理之学于金履祥,自幼至老,好学不倦。于兵刑、律历、数术、方技、异教外书,无所不通。大德年间,以察举为江山儒学教谕。仕至翰林待制,与黄、虞集、揭傒斯齐名,称儒林四杰。既卒,门人私谥文肃。有《柳待制文集》。
► 188篇诗文
柳贯的其他作品
- 《 六月十五日大雨雹行 》 —— [ 元 ] 柳贯
- 《 浦阳十咏 其一 仙华岩雪 》 —— [ 元 ] 柳贯
- 《 同杨仲礼和袁集贤上都诗十首 》 —— [ 元 ] 柳贯
- 《 北山招隐词题李卿月小隐图 其一 》 —— [ 元 ] 柳贯
- 《 题苏长公书曹侍中与王省副论赵元昊事 》 —— [ 元 ] 柳贯
- 《 初夏斋中杂题三首 》 —— [ 元 ] 柳贯
- 《 还次桓州 》 —— [ 元 ] 柳贯
- 《 送马伯庸御史出使河陇 》 —— [ 元 ] 柳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