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山玩月次睢宗吉韵
昔我曲江观恐涛,越山不及吴山高。
如何古有任公子,一钓乃能连共鳌。
我今杖藜寻翠麓,地有白云人不俗。
丹房火冷碧窗虚,夜半秋声撼林竹。
踏歌连臂下仙坛,目断西山吴彩鸾。
桂花飞帘作香雪,转首便觉秋阑珊。
人生欢乐难再得,始信光阴如遇客。
陶令空披漉酒巾,谢公谩著登山屐。
庵前堵墙如白虹,洞门不掩来江风。
分师半席师已许,经筵蜡烛摇秋红。
郊何为寒岛何瘦,新雨能来宁论旧。
今宵烂熳得好晴,知是何人补天漏。
少壮而老理则常,胡能不死凋三光。
放麑西巴诚不忍,歌凤接舆无乃狂。
兹游可继五君咏,祀事同陪匪乘兴。
中庭坐待明月来,树影团团一时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曲江:地名,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
- 恐涛:指汹涌的江水。
- 任公子:古代传说中的人物,据说能钓到大鱼。
- 连共鳌:连同大鳌,鳌是传说中的大海龟。
- 杖藜:拄着藜杖,藜是一种植物,其茎可做杖。
- 翠麓:青翠的山脚。
- 丹房:炼丹的房间。
- 碧窗:绿色的窗户。
- 秋声:秋天的声音,如风声、落叶声等。
- 撼:摇动。
- 踏歌:边走边唱。
- 仙坛:神仙的祭坛。
- 桂花:一种香花,秋季开放。
- 香雪:比喻桂花。
- 秋阑珊:秋意渐浓。
- 漉酒巾:过滤酒的布巾。
- 登山屐:登山用的鞋。
- 堵墙:阻挡的墙。
- 白虹:比喻墙的形状。
- 洞门:山洞的入口。
- 江风:江上的风。
- 分师:分享师父的教诲。
- 半席:指部分座位。
- 经筵:讲经的场所。
- 蜡烛:照明用的蜡烛。
- 郊何为寒岛何瘦:郊外为何寒冷,岛屿为何贫瘠。
- 新雨:刚下的雨。
- 烂熳:灿烂,这里指天气晴朗。
- 补天漏:修补天空的漏洞,比喻解决天气问题。
- 少壮而老:从年轻到老。
- 胡能不死:怎能不死。
- 凋三光:指日月星辰的衰败。
- 放麑西巴:放生小鹿。
- 歌凤接舆:唱歌迎接凤凰。
- 五君咏:指五位君子的赞歌。
- 祀事:祭祀活动。
- 中庭:院子中央。
- 树影团团:树影密集。
翻译
昔日我在曲江观看汹涌的江水,越地的山不及吴地的山高。 为何古代有任公子,一钓就能连同大鳌一起钓起。 如今我拄着藜杖寻找青翠的山脚,这里白云缭绕,居民不俗。 炼丹房冷清,碧窗虚掩,夜半秋声摇动林中竹子。 边走边唱,手拉手下仙坛,目光远望西山,吴彩鸾飞舞。 桂花飘落,帘内如香雪,转眼间秋意渐浓。 人生欢乐难以再次得到,才知光阴如过客。 陶令空自披着滤酒的布巾,谢公徒然穿着登山鞋。 庵前的墙如白虹,洞门不闭,江风自来。 分享师父的教诲,师父已许我半席,经筵上的蜡烛摇曳着秋红。 郊外为何寒冷,岛屿为何贫瘠,新雨能来,何必论旧。 今夜天气晴朗灿烂,不知是谁修补了天空的漏洞。 从年轻到老,这是常理,怎能不死,日月星辰也会衰败。 放生小鹿,实在不忍,唱歌迎接凤凰,或许有些狂妄。 这次游玩可继续五君子的赞歌,祭祀活动一同参与,不是乘兴而来。 坐在中庭等待明月升起,树影密集,一时并现。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人生哲理,展现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欢乐的深刻感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曲江的恐涛、吴山的高耸、秋夜的林竹声等,构建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作者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光阴易逝的感慨,同时也展现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诗的结尾,作者以等待明月升起的场景,寄托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