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折花图

深宫细雨流光湿,蔷薇吐花红欲涪。 美人梳洗出帘迟,云拥髻鬟高一尺。 爱花呼婢折来看,一枝疑荐黄金盘。 却嫌绿剌暗伤人,整顿玉织肩黛攒。 笑语追随真有意,绣罗衣裳照珠翠。 长安水畔若相逢,不是杜陵心亦醉。 胎阳燕子尾延延,皱裙无计留飞仙。 春风人面解传得,始信丹青非偶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fú):形容花红得鲜艳欲滴。
  • 髻鬟(jì huán):古代妇女梳的发髻。
  • :献上。
  • 绿剌:指蔷薇的刺。
  • 玉织:指玉制的织物,这里形容衣服华美。
  • 黛攒(dài zǎn):用黛色(古代妇女画眉用的颜料)画眉。
  • 胎阳:指初升的太阳。
  • 延延:形容燕子尾巴长长的样子。
  • 皱裙:指褶皱的裙子。
  • 丹青:指绘画艺术。

翻译

深宫中细雨润湿了流光,蔷薇花红得鲜艳欲滴。 美人梳洗完毕,缓缓走出帘幕,云鬓高髻,美得惊人。 她喜爱花朵,呼唤婢女折花来观赏,一枝花仿佛献上了黄金盘。 却担心蔷薇的刺会伤人,于是整理华美的衣裳,用黛色画眉。 她的笑语和追随真有意趣,绣罗衣裳映照着珠翠。 如果在长安水畔相遇,即使不是杜陵,心也会为之陶醉。 初升的太阳下,燕子尾巴长长,褶皱的裙子无法留住飞仙。 春风吹拂,人面如花,能解传情意,始信绘画艺术并非偶然。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深宫中美人折花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美人的娇艳与宫廷的华贵。诗中“蔷薇吐花红欲涪”一句,以“涪”字形容花色之艳,生动传神。后文通过美人的动作和衣饰,进一步以物喻人,展现了美人的高雅与宫廷的富丽。结尾处提及绘画艺术,暗示了美人之姿足以入画,增添了诗意的美感。

凌云翰

元明间浙江仁和人,字彦翀。博览群籍,通经史,工诗。元至正间举人。洪武初以荐,授成都府学教授。后坐事谪南荒。有《柘轩集》。 ► 80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