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大年芦雁图

平林带烟波渺渺,风低葭菼秋声小。 望中疑是彭蠡湖,十百为群尽阳乌。 楚天未雪无雨霜,南来岂必谋稻粱。 哀音若欣云路迥,老翅不厌关河长。 汀州水落成平陆,散乱凫鹥聚沙曲。 低飞不肯俾寒鸦,犹绕荒村破茅屋。 屋中有客挥五弦,从之不得心茫然。 何人图画能著此,赵氏丹青称大年。 徽庙元年颂凤历,此图正是当时迹。 便从宣和到靖康,艮岳禽声起秋夕。 古往今来几盛衰,摩挲老眼竟成悲。 良工心苦人莫识,似写周宣鸿雁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葭菼(jiā tǎn):芦苇和荻,两种水生植物。
  • 彭蠡湖:即鄱阳湖,位于江西省北部。
  • 阳乌:指太阳,传说太阳中有三足乌。
  • 云路:指高空,比喻高远的志向或境地。
  • 凫鹥(fú yī):野鸭和鸥鸟。
  • 俾(bǐ):使。
  • 五弦:古代的一种弦乐器。
  • 徽庙:指宋徽宗赵佶。
  • 宣和:宋徽宗的年号。
  • 靖康:宋钦宗的年号,也是北宋灭亡的年号。
  • 艮岳:北宋时期的一座皇家园林。
  • 摩挲(mā sā):用手轻轻按着并一下一下地移动。

翻译

平坦的林地环绕着烟波浩渺的水面,风轻轻吹过,芦苇和荻的秋声显得微弱。 远远望去,仿佛是彭蠡湖,一群群的太阳乌鸦聚集在那里。 楚地的天空还未下雪,也没有霜,南来的雁群难道只是为了寻找食物吗? 它们的哀鸣似乎在欣喜于云路的遥远,老翅不厌其烦地飞越漫长的关河。 水边的沙洲因水位下降而露出,野鸭和鸥鸟散乱地聚集在沙曲。 它们低飞,不愿与寒鸦为伍,依然围绕着荒村的破旧茅屋。 屋中有一位客人正在弹奏五弦琴,我无法与他心灵相通,心中感到茫然。 谁能描绘出这样的画面?赵氏的丹青技艺被称为大年。 徽宗元年,凤历被颂扬,这幅画正是那个时代的痕迹。 从宣和到靖康,艮岳的禽声在秋天的夜晚响起。 古往今来,盛衰更替,我轻轻抚摸着老眼,最终感到悲伤。 优秀的画家用心良苦,但人们未必能理解,这幅画似乎在描绘周宣王的鸿雁诗。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秋天湖边景象的描绘,展现了雁群南飞的情景,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诗中“葭菼秋声小”、“十百为群尽阳乌”等句,生动地描绘了秋天的自然景色和雁群的壮观。后文通过对历史年号的提及,以及对画家赵大年作品的赞美,表达了对历史盛衰的深刻思考和对艺术价值的肯定。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丰富,既展现了自然之美,又蕴含了历史之思。

凌云翰

元明间浙江仁和人,字彦翀。博览群籍,通经史,工诗。元至正间举人。洪武初以荐,授成都府学教授。后坐事谪南荒。有《柘轩集》。 ► 80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