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未新正与诗社诸公园亭宴集彦衡有诗众皆属和一时樽酒宾席之胜殆可乐也余虽老顾不可虚盛意勉为赋此
秋去冬来春又催,昆明信有劫馀灰。
心游碧落丝千尺,梦绕琼林日几回。
处世祇宜同鹿豕,和羹谁复忆盐梅。
老来笔力犹强健,一首新诗酒一杯。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昆明:指昆明池,古代长安附近的一个湖泊,这里借指长安。
- 劫馀灰:指经历了劫难后的残余。
- 碧落:天空。
- 琼林:指仙境,也用来形容美好的园林。
- 和羹:调和羹汤,比喻调和事务。
- 盐梅:古代调味品,比喻调和的作用。
- 鹿豕:鹿和猪,比喻野居的动物,这里指隐居的生活。
翻译
秋天过去,冬天来临,春天又催促着到来,在昆明的湖边,我们见证了劫难后的残余。我的心游荡在碧空之上,丝线千尺,梦想却总是围绕着那美丽的园林,日复一日。处世之道,只应如同野居的鹿和猪,而在调和事务中,谁还会记得那盐和梅的作用呢?尽管年老,我的笔力依旧强健,每一首新诗都伴随着一杯美酒。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秋去冬来春又催”一句,既表达了对季节更替的敏锐感受,也隐含了对人生易老的哀愁。“昆明信有劫馀灰”则借昆明池的变迁,暗喻世事的沧桑。后文通过对“碧落”、“琼林”的描绘,展现了诗人高远的志向和美好的憧憬。结尾处,诗人以“老来笔力犹强健”自勉,表达了对诗歌创作的热情不减,以及对生活的乐观态度。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豁达的心胸和深厚的文学功底。
段克己
克己,字复之,河东人,世居绛之稷山。幼时与弟成己并以才名,礼部尚书赵秉文识之,目之曰「二妙」,大书「双飞」二字名其里。金末以进士贡。北渡后,与成己避地龙门山中,馀廿年而卒,人称为遁庵先生。泰定间,孙吏部侍郎辅合克己、成己遗文为《二妙集》,刻之家塾。临川吴澄为之序曰:河东二段先生,心广而识超,气盛而才雄。其诗如:「冤血流未尽,白骨如山丘。」「四海疲攻战,何当洗甲兵。」盖陶之达,杜之忧,兼而有之者也。
► 188篇诗文
段克己的其他作品
- 《 大江东去送杨国瑞西行兼简仲宣生 》 —— [ 元 ] 段克己
- 《 杨生彦衡袖初夏三数诗过余徵和虽勉强应命格韵枯槁深惭见知 》 —— [ 元 ] 段克己
- 《 余侨居龙门山十有馀年封张二子日从余游而贫又甚焉因写所怀兼简二子共成一笑 》 —— [ 元 ] 段克己
- 《 枕上再赓前韵 》 —— [ 元 ] 段克己
- 《 赠医者呼延生 》 —— [ 元 ] 段克己
- 《 渔家傲 其三 送春六曲 》 —— [ 元 ] 段克己
- 《 梅花十吟忆 》 —— [ 元 ] 段克己
- 《 鹧鸪天 其一 上巳日再游青阳峡用家弟诚之韵 》 —— [ 元 ] 段克己
相关推荐
- 《 和魏定父早春十首 》 —— [ 宋 ] 王之道
- 《 菩萨蛮 早春日暮,共两妹坐小阁中,晓风竹萧萧,恍如秋夜。慨焉赋此 》 —— [ 明 ] 叶纨纨
- 《 初春太液池泛舟 其三 》 —— [ 清 ] 弘历
- 《 早春喜宛平陈健夫枉顾沙亭村居 》 —— [ 明 ] 屈大均
- 《 秋怀七首 》 —— [ 清 ] 戴亨
- 《 东园与用常子南饮用常出口令曰新正乐事要予赋诗 》 —— [ 明 ] 顾清
- 《 早春吴淞江小泛 》 —— [ 明 ] 姜玄
- 《 初春同张泰寰过饮李影九值其诞辰 》 —— [ 明 ] 李之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