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伯长待制韵送王继学修撰马伯庸应奉扈从上京二首
仗前挏酒进琼脂,翠络金钩向马垂。
少宰毡庐初张事,从官鱼笏正书思。
三辰上应旂斿象,六乐中陈鼓吹词。
供奉逍遥承御宿,故应燕许擅同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仗前:仪仗之前。
- 挏酒:一种古代的酒。
- 琼脂:比喻美酒。
- 翠络:用翠玉装饰的马络头。
- 金钩:金制的马具。
- 少宰:古代官名,此处指王继学。
- 毡庐:用毡子搭成的帐篷。
- 鱼笏:古代官员上朝时所持的笏板,形似鱼。
- 旂斿:古代旗帜上的飘带。
- 六乐:古代的六种音乐。
- 鼓吹词:鼓吹乐的歌词。
- 供奉:侍奉皇帝。
- 燕许:燕国和许国,此处指燕许之才,即有才华的人。
翻译
在仪仗之前,美酒如琼脂般进献,马络头上的翠玉和金钩垂挂。少宰的毡帐刚搭好,从官们正手持鱼形笏板思考着书写。旗帜上的飘带与天上的三辰相应,六种音乐中的鼓吹乐歌词被奏响。侍奉皇帝的人在御宿处逍遥自在,他们应当与燕许之才同时擅长。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元代官员随皇帝上京的盛况,通过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仪仗的华丽、官员的庄重以及音乐的和谐。诗中“仗前挏酒进琼脂”等句,以细腻的笔触勾画出盛大的场面,而“少宰毡庐初张事”等句则体现了官员们的忙碌与专注。结尾的“故应燕许擅同时”,既表达了对官员们才华的赞许,也暗含了对时代盛世的颂扬。

柳贯
元婺州浦江人,字道传,号乌蜀山人。受性理之学于金履祥,自幼至老,好学不倦。于兵刑、律历、数术、方技、异教外书,无所不通。大德年间,以察举为江山儒学教谕。仕至翰林待制,与黄、虞集、揭傒斯齐名,称儒林四杰。既卒,门人私谥文肃。有《柳待制文集》。
► 188篇诗文
柳贯的其他作品
- 《 谢无疑将归延平留诗为别次韵二首 》 —— [ 元 ] 柳贯
- 《 八月十七夜半后看月 》 —— [ 元 ] 柳贯
- 《 寒食山居 》 —— [ 元 ] 柳贯
- 《 浦阳十咏 其二 白石湫云 》 —— [ 元 ] 柳贯
- 《 次韵伯庸待制上京寓直书事四首因以为寄 其三 》 —— [ 元 ] 柳贯
- 《 洪州歌 其七 》 —— [ 元 ] 柳贯
- 《 送南竺澄讲主校经后却还杭州 》 —— [ 元 ] 柳贯
- 《 浦阳十咏 其五 月泉春诵 》 —— [ 元 ] 柳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