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顺四年四月九日陪尚书王公叔能常博柳公道传州尹干君寿道钱翼之文学同游天平赋近体诗二首时范氏诸孙在焉
上方古刻列森森,胜地重游忆旧临。
但觉天平苍石润,不知世远白云深。
崖泉寒冽遗韶韵,山木清华结夏阴。
厚德固宜孙子盛,修祠长此会簪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上方:指天平山上的寺庙或高处。
- 古刻:古代的石刻。
- 森森:形容排列得密密麻麻,庄严壮观。
- 胜地:风景优美的地方。
- 旧临:以前曾经到过。
- 苍石:青色的石头。
- 世远:时代久远。
- 白云深:形容山高云深,意境深远。
- 崖泉:山崖边的泉水。
- 寒冽:寒冷清澈。
- 遗韶韵:留下美好的音韵或意境。
- 山木:山中的树木。
- 清华:清新美丽。
- 结夏阴:形成夏日的阴凉。
- 厚德:深厚的德行。
- 固宜:自然应该。
- 孙子盛:子孙昌盛。
- 修祠:修缮祠堂。
- 长此:长久地。
- 会簪缨:指士大夫的聚会,簪缨是古代士大夫的冠饰。
翻译
天平山上的古刻排列得庄严壮观,我再次来到这风景优美的地方,回忆起往昔的游览。只觉得这里的青石湿润,不知这世代久远的山中云雾有多深。山崖边的泉水寒冷清澈,留下了美好的意境;山中的树木清新美丽,形成了夏日的阴凉。深厚的德行自然应该使子孙昌盛,修缮祠堂,士大夫们将长久地在此聚会。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天平山的自然景色和人文遗迹,通过对比古刻的庄严与山水的清新,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历史文化的敬仰。诗中“苍石润”与“白云深”形成对比,突出了山水的神秘与深远。结尾提到“厚德固宜孙子盛”,体现了对德行传承的重视,以及对未来子孙昌盛的美好祝愿。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丰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