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牛图

桃林地瘠奈牛何,此日周王已止戈。 芳草平原春万里,牧童能唱太平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牧牛图:一幅描绘放牛场景的画作。
  • 凌云翰:元代诗人。
  • 桃林:地名,传说中周武王灭商后,在此放牛,表示不再用兵。
  • 地瘠:土地贫瘠,不肥沃。
  • 奈牛何:对牛来说怎么办,意指在贫瘠的土地上牛如何生存。
  • 周王:指周武王。
  • 止戈:停止战争,和平之意。
  • 芳草:香草,这里指茂盛的草地。
  • 平原:广阔的平地。
  • 春万里:形容春天景色广阔无边。
  • 牧童:放牛的儿童。
  • 太平歌:反映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的歌曲。

翻译

在桃林这片贫瘠的土地上,牛儿该如何生存呢?如今,周武王已经结束了战争,带来了和平。 春日的芳草覆盖了万里平原,牧童在这安宁的时代里,能够唱出反映太平盛世的歌曲。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一幅牧牛图,反映了从战乱到和平的社会变迁。诗中“桃林地瘠奈牛何”一句,既展现了土地的贫瘠,也隐喻了战乱时期人民的艰难生活。而“此日周王已止戈”则标志着和平的到来,为后文的描绘奠定了基调。后两句“芳草平原春万里,牧童能唱太平歌”则生动地描绘了和平时期的美好景象,牧童的歌声象征着人民的幸福和满足。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赞美。

凌云翰

元明间浙江仁和人,字彦翀。博览群籍,通经史,工诗。元至正间举人。洪武初以荐,授成都府学教授。后坐事谪南荒。有《柘轩集》。 ► 80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