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陈敬所高吟之辱二首

墙角疏筠障碧空,翛翛时动故人风。 几行汉隶用心苦,数解唐诗厌俗同。 夜雨对床忘契阔,西窗剪烛话穷通。 何如觅酒襄阳市,拍手群儿笑醉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次韵:依照所和诗中的韵及其用韵的先后次序写诗。
  • 陈敬所:人名,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同好。
  • 高吟:高声吟咏,指陈敬所所做的诗。
  • 墙角:建筑物墙与墙相接的凹处。
  • 疏筠:稀疏的竹子。筠(yún),竹子的青皮,也指竹子。
  • 障碧空:遮挡着碧蓝的天空。
  • 翛翛:形容鸟羽、枝叶等破败零落的样子,这里形容风吹动竹叶的声音。
  • 故人风:指朋友的风范或风格。
  • 汉隶:汉代的隶书,这里指用隶书书写的文字。
  • 用心苦:指写字时用心良苦。
  • 厌俗同:对俗套感到厌倦。
  • 夜雨对床:指在夜雨中与朋友同床共话。
  • 契阔:久别重逢。
  • 西窗剪烛:指夜晚剪去烛花,使烛光明亮,比喻深夜畅谈。
  • 穷通:困厄与显达,指人生的起伏变化。
  • 觅酒:寻找酒。
  • 襄阳市:地名,今湖北省襄阳市。
  • 拍手群儿:指一群人拍手。
  • 笑醉翁:嘲笑醉酒的人。

翻译

墙角稀疏的竹子遮挡着碧蓝的天空,风吹动竹叶发出沙沙声,仿佛是故人的风范。几行用汉隶书写的文字,显示出写字时的用心良苦,数解唐诗,对俗套感到厌倦。夜雨中与朋友同床共话,忘记了久别重逢的时光,深夜里剪去烛花,畅谈人生的起伏变化。何不去襄阳市寻找酒,与一群人拍手欢笑,嘲笑那些醉酒的人。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墙角竹影、夜雨对床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陈敬所诗作的赞赏以及对友情的珍视。诗中“疏筠障碧空”与“翛翛时动故人风”形成了一种静谧而充满生机的意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友情的深刻感悟。后文通过“夜雨对床”与“西窗剪烛”等意象,展现了诗人与友人深夜畅谈的温馨场景,以及对人生百态的深刻洞察。结尾的“觅酒襄阳市”则透露出诗人豁达不羁的生活态度。

唐桂芳

元明间歙县人,一名仲,字仲实,号白云,又号三峰。唐元子。少从洪焱祖学。元至正中,授崇安县教谕,南雄路学正。以忧归。朱元璋定徽州,召出仕,辞不就。寻摄紫阳书院山长。卒年七十有三。有《白云集》等。 ► 3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