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仁表贤友

我学二之中,寸寸不得上。 十年慕道心,望洋空惆怅。 刻楮不胜劳,射工辄抱恙。 至今衰迟姿,白发成老状。 早交槐堂仙,家世出忠壮。 相传好诗章,未读已倾仰。 犹思西湖游,千金购朱舫。 荷盘擎露珠,风侧泻银浪。 惜无杜陵狂,顾欲铲群嶂。 欲问当时踪,奈少大父行。 青楼插酒旗,处处贷新酿。 一曲一疋绫,吴歈发高唱。 可怜干戈区,将军坐武帐。 滔滔日夜流,谁为百川障。 莫怪痴儿痴,恁使放翁放。 如何唐儒宗,呶呶作辩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刻楮(kè chǔ):比喻刻苦学习。
  • 射工:指射箭的技艺,这里比喻技艺或学问。
  • (yàng):疾病。
  • 衰迟姿:形容衰老迟缓的样子。
  • 槐堂仙:指仙人或高人。
  • 倾仰:钦佩,敬仰。
  • 朱舫:红色的游船。
  • 荷盘擎露珠:形容荷叶上的露珠。
  • 风侧泻银浪:形容风吹动水面,波光粼粼。
  • 杜陵狂:指杜甫,因其诗风豪放,被称为“诗狂”。
  • 铲群嶂:铲平群山,形容雄心壮志。
  • 大父行:祖父辈的人。
  • 吴歈(wú yú):吴地的歌曲。
  • 干戈区:指战乱之地。
  • 武帐:军帐。
  • 百川障:比喻能够控制或影响众多事物。
  • 恁使(nèn shǐ):如此,这样。
  • 唐儒宗:指唐代儒家学者。
  • 呶呶(náo náo):形容说话多而杂乱。

翻译

我学习总是在中间阶段,无法有所突破。十年来我一直追求道义,却只能在空想中感到失望。我刻苦学习却感到疲惫,追求技艺却总是生病。现在我已是白发苍苍,显露出老态。

早年我结交了仙人般的高人,他们家族世代忠诚勇敢。他们传下来的诗章,我还没读就已经感到敬仰。我还想游览西湖,用千金购买一艘红色的游船。荷叶上的露珠在风中闪烁,风吹动水面波光粼粼。

我可惜没有杜甫那样的豪放,我想要铲平群山展现我的雄心。我想询问当时的踪迹,可惜缺少祖父辈的指引。青楼上插着酒旗,到处都是新酿的美酒。一曲歌一匹绫,吴地的歌曲高声唱出。

可怜那战乱之地,将军坐在军帐中。河水滔滔不绝,谁能成为百川的屏障。不要怪我这个痴儿痴,这样让我更加放纵。为何唐代的儒家学者,总是喋喋不休地辩驳诽谤。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学习生涯的反思和对理想的追求。诗中,诗人感慨自己虽然努力学习,但始终未能达到心中的目标,感到惆怅和无奈。同时,诗人对家族的忠诚和勇敢表示敬仰,对西湖的向往和对杜甫诗风的羡慕,展现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文学艺术的追求。诗的最后,诗人对战乱的现实表示悲哀,对儒家学者的辩驳表示不满,反映了他对时代和社会的深刻思考。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人生体验。

唐桂芳

元明间歙县人,一名仲,字仲实,号白云,又号三峰。唐元子。少从洪焱祖学。元至正中,授崇安县教谕,南雄路学正。以忧归。朱元璋定徽州,召出仕,辞不就。寻摄紫阳书院山长。卒年七十有三。有《白云集》等。 ► 3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