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甚食草具作

赤苋赤如脂,苦荬甘如饴。 盘登恶草具,味等薇与芝。 贤哲逝已远,昧昧余所思。 伊人既忘世,此外皆若遗。 粱肉世岂乏,饱死黄吻儿。 千金渥洼种,岁晚鸣枯萁。 尚馀耽书癖,不与尘土缁。 此乐岂在外,箪瓢犹山雌。 蹇劣安所性,所恨生清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赤苋(xiàn):一种红色的苋菜。
  • 苦荬(mǎi):一种苦味的野菜。
  • (yí):糖浆,这里指甜味。
  • 盘登:盘中的食物。
  • 薇与芝:薇,野豌豆;芝,灵芝,两者都象征着高洁的食物。
  • 昧昧:愚昧无知的样子。
  • 伊人:那个人,指贤哲。
  • 忘世:超脱世俗。
  • 黄吻儿:指小儿,这里可能指无知的人。
  • 渥洼种:指名贵的马种,这里比喻高贵的人或物。
  • 枯萁(qí):枯萎的豆秸,比喻无用之物。
  • 耽书癖:沉迷于读书的嗜好。
  • (zī):黑色,这里指被尘土污染。
  • 箪瓢:简陋的食具,比喻清贫的生活。
  • 山雌:山鸡,这里比喻隐居的生活。
  • 蹇劣:困顿,不顺利。
  • 安所性:如何安放自己的本性。
  • 清时:清平的时代。

翻译

红色的苋菜红得像胭脂,苦味的野菜甜得像糖浆。盘中的食物虽然简陋,但味道却如同薇菜和灵芝一样高贵。贤哲们已经远去,我愚昧无知地思考着。那个人已经超脱了世俗,除此之外一切都遗忘了。世间难道缺少美食吗?无知的小儿却吃得饱饱的。千金难买的名马,到头来也只能在枯萎的豆秸上嘶鸣。我还沉迷于读书的嗜好,不愿被尘土污染。这种乐趣难道是外在的吗?即使生活简朴如山鸡,也依然自得其乐。我困顿不顺利,如何安放自己的本性,所遗憾的是生在了这个清平的时代。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赤苋与苦荬的味道,以及盘登恶草具与薇芝的等同,表达了作者对清贫生活的满足和对世俗的超越。诗中“贤哲逝已远”一句,透露出对古代贤哲的怀念与对现实的不满。而“伊人既忘世”则进一步强调了超脱世俗的态度。最后,作者以“耽书癖”和“箪瓢犹山雌”自比,表明自己虽处困境,但精神世界依然丰富,对清贫生活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接受。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元代诗人洪希文独特的思想境界和文学才华。

洪希文

元兴化莆田人,字汝质,号去华山人。洪岩虎子。郡学聘为训导。诗文激宕淋漓,为闽人之冠。有《续轩渠集》。 ► 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