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关氏废园

· 徐贲
园景正萧然,那当雨后天。 花台曾置酒,莲港却通船。 水涸桥仍搆,畦荒路渐连。 如何游赏日,不在未兵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萧然:形容景色凄凉、空寂。
  • 莲港:种植莲花的池塘或水域。
  • (hé):干涸,水干枯。
  • :同“构”,建造。
  • (qí):田地中划分的小区。
  • 未兵年:指没有战乱的和平时期。

翻译

园中的景色正显得凄凉空寂,更何况是在雨后。 曾经在花台上设酒宴赏景,莲港里还可以通船游玩。 如今水已经干涸,桥却依旧建造着,田地荒芜,小路渐渐连成一片。 为何在这样的日子里游赏,不是在没有战乱的和平年份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废园的凄凉景象,通过对园中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往昔繁华的怀念和对现实荒凉的感慨。诗中“花台曾置酒,莲港却通船”与“水涸桥仍搆,畦荒路渐连”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时光变迁和战乱带来的破坏。结尾的“如何游赏日,不在未兵年”则透露出对和平时期的向往和对战乱的无奈。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和平的渴望。

徐贲

元明间苏州府长洲人,字幼文,号北郭生。工诗善画。为十才子之一,又与高启、杨基、张羽合称吴中四杰。元末为张士诚掾属。张氏亡,谪临濠。洪武二年放归。后授给事中,改御史,巡按广东。官至河南左布政使。以征洮岷军过境,犒劳不时,下狱死。有《北郭集》。 ► 6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