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双白渠史梁君二子北上

连壁双飞二凤毛,眼明又复识英豪。 鸾声哕哕朝天日,想有新诗夺锦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连璧:并列的美玉,比喻两者都很出色。
  • 双飞:比喻兄弟或朋友一同出行。
  • 二凤毛:比喻两位才子。
  • 眼明:眼光敏锐,能识别人才。
  • 英豪:杰出的人物。
  • 鸾声:指美妙的声音,比喻美好的言辞或诗句。
  • 哕哕:形容声音清脆悦耳。
  • 朝天日:指向着天空,比喻志向高远。
  • 夺锦袍:古代科举考试中,成绩优异者可获得锦袍,比喻在考试或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翻译

两位才子如同并列的美玉,一同飞翔,我眼光敏锐,能够识别出他们的杰出。他们的言辞如同美妙的鸾声,清脆悦耳,朝着高远的志向前进,想必能在考试中以新诗夺得锦袍。

赏析

这首作品赞美了两位才子的才华和志向。通过“连璧双飞二凤毛”的比喻,生动地描绘了他们的卓越与不凡。后两句则通过“鸾声哕哕朝天日”和“想有新诗夺锦袍”的描绘,表达了对他们美好前程的祝愿和期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对英才的赞赏和鼓励。

段克己

克己,字复之,河东人,世居绛之稷山。幼时与弟成己并以才名,礼部尚书赵秉文识之,目之曰「二妙」,大书「双飞」二字名其里。金末以进士贡。北渡后,与成己避地龙门山中,馀廿年而卒,人称为遁庵先生。泰定间,孙吏部侍郎辅合克己、成己遗文为《二妙集》,刻之家塾。临川吴澄为之序曰:河东二段先生,心广而识超,气盛而才雄。其诗如:「冤血流未尽,白骨如山丘。」「四海疲攻战,何当洗甲兵。」盖陶之达,杜之忧,兼而有之者也。 ► 18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