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己酉春正月十有一日吾友张君汉臣下世家贫不能葬乡邻办丧事诸君皆有吊章且邀余同赋每一忖思辄神情错乱秉笔复罢今忽四旬矣欲绝不言无以表其哀因作古意四篇虽比兴之不足观者足知予志之所在则进知吾汉臣也无疑

高楼薄浮云,知是何人宅。 卖诸轻薄儿,身为五侯客。 日暮斗鸡回,车骑何翕赫。 鼻息吹虹蜺,行路皆踧踖。 岂知黔娄生,储粟无儋石。 衣衾不掩尸,送我城东陌。 寥寥百世下,谁分夷与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岁己酉:指某年的己酉年。
  • 吊章:悼念的诗文。
  • 忖思:深思。
  • 秉笔:执笔。
  • 比兴:比喻和起兴,古代诗歌创作的两种手法。
  • 五侯客:指权贵之家的宾客。
  • 翕赫:显赫,盛大。
  • 踧踖(cù jí):恭敬而不安的样子。
  • 黔娄生:古代传说中的贫士。
  • 儋石:古代容量单位,比喻极少。
  • 夷与蹠:夷指伯夷,蹠指盗跖,分别代表善与恶的极端。

翻译

在己酉年春天的正月十一日,我的朋友张汉臣去世了。他家境贫寒,无法承担葬礼费用,是乡邻们帮忙办理的丧事。当时许多朋友都写了悼念的诗文,并邀请我也一同作诗。每当我深思此事,总是心神不宁,拿起笔来却又放下。如今已经过去了四十天,我想如果不说些什么,就无法表达我的哀思。因此,我创作了四首古风诗,虽然比喻和起兴的手法不够充分,但读者足以了解我的心情,进而理解我对汉臣的怀念,这是毫无疑问的。

高楼耸立,仿佛触及浮云,不知是谁的宅邸。 卖给了轻薄之人,成为权贵之家的宾客。 日暮时分,斗鸡归来,车马队伍何等显赫。 鼻息间仿佛能吹出彩虹,行人都恭敬而不安。 谁知道像黔娄那样的贫士,家中连一石粮食都没有。 衣衾甚至无法遮掩尸体,只能将我送到城东的陌路上。 百世之后,谁能分辨伯夷与盗跖的善恶呢?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富贵与贫贱的两种生活状态,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深切哀悼和对社会不公的感慨。诗中,“高楼”与“黔娄生”形成鲜明对比,揭示了社会阶层的巨大差异。结尾的“夷与蹠”则引发了对善恶、贫富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友人命运的无奈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和象征手法,传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和对社会不平等的反思。

段克己

克己,字复之,河东人,世居绛之稷山。幼时与弟成己并以才名,礼部尚书赵秉文识之,目之曰「二妙」,大书「双飞」二字名其里。金末以进士贡。北渡后,与成己避地龙门山中,馀廿年而卒,人称为遁庵先生。泰定间,孙吏部侍郎辅合克己、成己遗文为《二妙集》,刻之家塾。临川吴澄为之序曰:河东二段先生,心广而识超,气盛而才雄。其诗如:「冤血流未尽,白骨如山丘。」「四海疲攻战,何当洗甲兵。」盖陶之达,杜之忧,兼而有之者也。 ► 18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