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刘润之

平生不愿万户侯,但愿一识刘荆州。荆州已远不可见,裔孙今幸从吾游。 慨然议论吐肝胆,腰閒古剑鸣蛟虬。酒酣醉墨出险怪,笔势惝恍令人愁。 世人争欲得一诺,黄金不用如山邱。结交以义不以利,乐人之乐忧其忧。 自从管鲍死,此道今悠悠。岂忆流落中,忽见古人俦。 古来贤哲士不达,饥寒不解为身谋。纷纷眼底知音少,几向西风叹白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万户侯:古代爵位,食邑万户以上,后泛指高官显爵。
  • 刘荆州:指东汉末年荆州刺史刘表,这里借指刘润之。
  • 裔孙:后代子孙。
  • 蛟虬:古代传说中的龙类生物,这里形容剑的古老与威严。
  • 惝恍:模糊不清,难以捉摸。
  • :承诺,应允。
  • 管鲍:指春秋时期的管仲和鲍叔牙,以深厚的友谊著称。
  • :同伴,同类。

翻译

我一生不求高官显爵,只愿结识一位刘荆州。刘荆州已逝,无法再见,但幸好他的后代刘润之与我为伴。 他慷慨激昂地谈论,坦露心迹,腰间古剑仿佛龙吟。酒醉之后,他的书法显得奇异而难以捉摸,笔下生风,令人忧愁。 世人争相得到他的承诺,但他的承诺比堆积如山的黄金还要珍贵。他以义结交,不图利益,与他相伴,快乐共享,忧愁共担。 自从管仲和鲍叔牙之后,这样的友谊已不多见。没想到在这流离失所之际,竟能遇到这样的古人。 自古以来,贤哲之士往往不得志,他们不懂得为自己谋生。眼前知音难寻,我多次对着西风叹息,白发渐生。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刘润之的深厚友情和对其高尚品质的赞美。诗中,“平生不愿万户侯,但愿一识刘荆州”展现了作者对名利的淡泊和对真挚友情的渴望。通过对比古今,作者感叹真正的友谊难得,尤其是在乱世之中。诗的结尾,作者以自己的孤独和无奈,映衬出刘润之的难能可贵,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敬仰和珍惜。

段克己

克己,字复之,河东人,世居绛之稷山。幼时与弟成己并以才名,礼部尚书赵秉文识之,目之曰「二妙」,大书「双飞」二字名其里。金末以进士贡。北渡后,与成己避地龙门山中,馀廿年而卒,人称为遁庵先生。泰定间,孙吏部侍郎辅合克己、成己遗文为《二妙集》,刻之家塾。临川吴澄为之序曰:河东二段先生,心广而识超,气盛而才雄。其诗如:「冤血流未尽,白骨如山丘。」「四海疲攻战,何当洗甲兵。」盖陶之达,杜之忧,兼而有之者也。 ► 18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