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晚行二首

· 何中
栖鸟黄昏后,归牛苍莽间。 水明疑有月,烟澹欲无山。 幽谷元非隐,高人自喜閒。 徘徊不能去,莎碧耿荒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栖鸟:栖息的鸟。
  • 归牛:回家的牛。
  • 苍莽:广阔无边的样子。
  • 水明:水面明亮。
  • 烟澹:烟雾淡淡。
  • 幽谷:深邃的山谷。
  • 元非:并不是。
  • 高人:指隐士或超脱世俗的人。
  • 自喜閒:自己享受闲适。
  • 徘徊:来回走动。
  • 莎碧:莎草的绿色。
  • 耿荒湾:明亮的荒凉水湾。

翻译

黄昏后,栖息的鸟儿安静了,牛群在广阔无边的田野间归家。水面明亮,仿佛有月光照耀,烟雾淡淡,山峦若隐若现。深邃的山谷并非隐居之地,但高人却自得其乐,享受这份闲适。我在这儿徘徊,不愿离去,莎草的绿色映衬着明亮的荒凉水湾。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黄昏的自然景色,通过“栖鸟”、“归牛”等意象展现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和谐。诗中“水明疑有月,烟澹欲无山”巧妙地运用了对仗和比喻,表达了雨后景色的朦胧美。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幽静生活的向往和享受,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情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

何中

元抚州乐安人,字太虚,一字养正。少颖拔,以古学自任,学弘深该博。文宗至顺间,应行省之请,讲授于龙兴路东湖、宗濂二书院。有《通鉴纲目测海》、《通书问》、《知非堂稿》。 ► 255篇诗文